我国抗疫行动,如以第二波疫情的行动管制令算起,从3月18日开始落实,并在逐步放宽下,延长至6月9日,行管令前后也将实施约3个月。

当下,在疫情明显受到控制,并没有大规模的爆发之际,社会焦点开始转移到,如何让社会恢复正常运作,重启经济,尤其是可以开放的领域却不开放时,这样的措施会否变成“扰民伤财”的政策?

毕竟,这半年期间,各国的抗疫行动,包括我国,大体上可说是成功控制了疫情,挽救了无数珍贵的人命,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只在防疫期间失去了部分的人身自由,更面对著经济的损失及衰退。

在经济学上,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三驾马车”来拉动,即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然而,在大马自1 9 9 8年金融风暴后,经济发展主要是靠贸易出口和内需的消费来拉动,外资已无法恢复到1990年代初期的盛况。

在1988年至1996年之间,在出口、外资及基建发展带动下,我国每年皆取得超过的8%成长,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可是,自1998年金融风暴后,我国这2 0多年来,经济发展后继无力,从2000年至今,我国的经济成长大部分时间就介于5-6%之间,已告别了8%的年代。

这原因除了国内的产业结构,如技术停滞、转型缓慢、劳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外,也与国际外围因素有关,如早期中国及后期的其他东南亚邻近国家如越南、印尼、泰国的崛起,使到在吸引外资上,我国逐渐失去吸引力,从而只能依赖出口贸易及内需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

可是,在内需消费上,人民的收入是关键因素。我国人均收入尽管逐年提升,但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却追不上通货膨胀,加上贫富不均,家债增加,内需也逐渐失去动力。

如今,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不只打击全球的贸易,也影响国内的需求。因此,行管令后,面对著政权合法性危机、内斗的国民联盟政府,要如何“并驾齐驱”刺激消费、吸引投资和促进出口,以带领各行各业从“死海”市场走向“活海”,甚至“蓝海”?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谢委谒:看冒牌执政党的无知

阅读全文

开市仅五分钟8000万股转手 全场最大热门股引关注

阅读全文

令吉兑美元升破4.40 兑新元贬至8个月新低

阅读全文

被列PN17公司名单 老牌建筑商一度暴跌近三成!

阅读全文

【你怎么看】我爱我的国旗

阅读全文

安华:党选大洗牌 内阁不改组【东方头条】202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