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对夫妇,由于丈夫无能力摊还高达15张的交通罚单,求助无门,走投无路下,经过邻居介绍,知道有一名很喜欢小孩的马来妇女诺依达尤可以给他们3500令吉,条件让他们代顾孩子2天。
夫妇因而于今年5月15日,在双溪古月警局于一名叫哈伦的警官面前,证明大家是基于“疼惜”孩子的基础(atas kasih sayang),签署了一份文件,让对方带走当时8个月大的儿子赛卡迪。
夫妇育有5名孩子,赛卡迪则是幼子,惟当他们于2天后要求归还孩子,对方断然拒绝外,也离开了双溪古月。
来自督亚冷印裔移置村的卡娜嘉华丽与丈夫纳吉斯拉勿(42岁),今日通过文冬州议员西华苏巴马廉在霹州行动党总部召开记者会,要求警方介入调查,协助找回已经10个月大的儿子。
卡娜嘉华丽表示,与丈夫过后找到马来妇女住在当地的家翁,对方转达“你们不必照顾孩子,我们会照顾他,而他(男婴)也换了名字”,令他们大感晴天霹雳。
“丈夫在一家私人长巴公司当司机,过去一年来累积了15张违例驾驶的交通罚单,累积罚款额高达3500令吉,根本没能力摊还。”
她说,逢周末代她照顾孩子的邻居探知此事,转告认识一对很喜欢孩子又有钱的马来夫妇,可以“给”他们一笔钱,由于不疑有他,同意了这桩事。
看不懂文件内容
她指不认识与不曾见过对方,双方第一次会面,也是在警局,当时对方给她签署一份文件,她由于不识字,看不懂内容,听对方转述内容是2天后同意归还孩子。“事隔两天,当我准备把孩子要回来时,对方却反口表示,除非我们还钱,否则不会归还孩子,过后便失去联络。”
这对夫妇被转告,马来夫妇已离开双溪古月,目前相信身在雪州,所得地址也是马来妇女家婆的住家。事发后,其邻居相信事态严重,已与他们划清界线。
卡娜嘉华丽说,10个月大的孩子需要接受医院注射,如今失去音讯,忧心万分。
她指现在没钱,最多只能拿出1000令吉还给对方,只要对方肯归还孩子,馀款可慢慢摊还。她说,对方据知是生意人,育有3名孩子,全部已长大。
警官见证双方签文件
民主行动党文冬州议员西华苏巴马廉要求双溪古月警方,马上针对印裔男婴被马来夫妇带走一事采取行动。
他说,在接获投报后,昨早亲自电联上该名见证双方签署文件与带走孩子的警官哈伦,对方承认“见证”双方交换孩子,后者也努力联络诺依达万,惟都不成功。
他今日在记者会说,当他问哈伦男婴现状时,哈伦竟坦言“孩子情况良好”,说明哈伦很显然仍与对方保持联系,知道孩子的下落。
他说,由于我国发生多起涉及贩卖人口的拐童案,因而促请霹州总警长介入调查。
另一方面,被指为此案“见证人”的哈伦受询表示,他只是警员,并非苏巴马廉所指的警官。
他承认曾帮过诺依达尤在警局备案,指从一名印裔妇女手中接过婴孩。
他强调,他只是负责接受备案,并不清楚背后有著这么的故事,而她们所有的“交易”皆在警局外进行,因此,他并不懂得事件的来龙去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