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在转型的过程中,前一批的领导层将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以“顾问”名义带领与协助,特别是在组织的资金方面,也极需这些老一辈的领袖配合。
“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协助青年组织转型,确保他们跟得上脚步,不会因此而遭淘汰。”
他说,调整后,青年组织将大举进入校园,而这批“生力军”将是青年组织的动力。另外,也让对于社团组织有热诚的青少年提早参与活动,有助于训练他们纪律,并且开拓眼界,对于学业或者人生经验方面,都有正面的协助。
“大马青年要冲出世界,青年组织也必需跟世界接轨,只要调整得当,这将是大马青年团体改变的契机。”
林振辉今日发表文告说,目前许多青年组织都面对老化的困扰,即年轻人认为“青年团”其实并不年轻,而不爱参加。
青年及体育部长凯里昨日宣布,从2018年开始,调查国家青年的定义,即从现有的15至40岁,调整到15至30岁,以让更多“20后”青年领袖接棒及符合国际标准。
林振辉说,除了在青体部属下注册的青年组织,那些不在此组别的青年组织,也应该自行调整,以便跟随大环境一起转型。
他说,青年组织年轻化后,青年可以在求学阶段便参与更多社会运动和增强他们的沟通和思想能力。
林振辉指出,目前有许多政党的青年团及青年组织,都已将青年的年龄调至35岁,因此在2018年调整至30岁,相信不会有太大的冲击。
“只是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缓冲期给来不及调整的青年组织,以便他们可以跟上脚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