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棋讲求战略及博弈,这种两人对弈的棋盘游戏,从7世纪逐渐演变至19世纪的国际象棋,棋步千变万化,只要下错一步棋,就可能“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在西洋棋赛事上身经百战的大专生棋手黄昭良及林俊宏认为,下棋让他们对人生有一番新见解。
在第17届世界大专国际象棋锦标赛(GACC)唯一挤入10名的大马棋手黄昭良(21岁)说,下棋就如辩论,走一步棋就代表你的看法。不过,谁的看法正确,必须走到最后胜负已分时,才能知晓。
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互相斗智及博弈是西洋棋最精彩的地方。
“或许你在那盘棋的看法比他正确一点,你就会胜出。”
他指出,下棋也考验个人理解能力。“你必须明白对方为何走这步,避免让对方出其不意吃掉,了解对方棋步再成功突围时,那又是另一种满足感。”
想像力变丰富
黄昭良目前就读于马大电机工程系二年级。他说,下棋也让他能往多方面思考,了解到人生没有一定的解决方案,必须懂得多变。
“我会想很远,看一样东西会想到多方面,例如这步棋要守或攻,想像力同时也变得丰富,非常有助于思考。”
黄昭良在小学5年级开始接触西洋象棋,曾赢得小学县级个人赛冠军、全国中小学西洋棋锦标赛组别冠军、2次中学州级个人赛冠军、5次中学县级冠军、全国大专生西洋棋比赛组别冠军及国油大学邀请赛组别冠军等。
林俊宏则是黄昭良的好伙伴,两人组成的马大队在第17届世界大专国际象棋锦标赛团体比赛中排名第二。他说,下棋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如何接受败局。
他在中学六年级才深入研究西洋棋。当时他被推举为西洋棋学会主席,抱著“身为主席不能输”的心理,他拚命向朋友学习,并以打败对手为目标。
学会接受输 才能更进步
从一开始不断地深思如何赢对手,到最后林俊宏才发现,输是人生中必须面对的经历,渐渐的他学会接受输,才能让自己更进步。
“输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尤其连续输了6或7场。但当你因输棋而失落时,你会懂得整理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不要紧,可以再来过,慢慢的你就能接受输。”
尚有棋步没人发掘
他说,以前在中学下棋时会有很多人来观看,但没什么人要玩,因为每个人都怕输,他们没正面对待输的心情。
黄昭良认为,西洋棋虽然只是64格的棋盘小玩意,从200多年前至今,还有很多棋步没人发掘,所以西洋棋会继续流传。
“全世界每天都有人下棋,并记录每一盘棋的棋步,但还是有很多棋步没人走过,也不可能会走完,这就是它的奥妙之处。”两人不认为西洋棋在大马已成为夕阳游戏,反而国内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让棋手有切磋平台。
世界大专西洋棋赛23日开打
世界大专国际象棋锦标赛(GACC)是马来亚大学第二宿舍的常年活动,今年已来到第18届。本届赛事将于1月23日至28日,在马大建筑环境学院掀开战幕。GACC在成立第3年就提升为亚洲赛事, 并在第7届时升格为世界锦标赛。这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大学生全权主办, 并获得马来西亚象棋联合会(MCF)和世界西洋棋总会(FIDE)承认的世界级锦标赛。
38各国棋手参赛
自1996年举办以来,历届比赛都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棋手一较高下,包括俄罗斯、南非、黎巴嫩、中国、新加坡、日本、越南、菲律宾、蒙古、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及印尼等国家。
今年共有38名棋手参赛,并有6支队伍和5人以个人名义参赛。参赛的队伍目前有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新加坡。《东方日报》为此活动的指定中文媒体。主办单位欢迎任何有兴趣的人,可前往观赛。任何询问可致电016-9443388或012-5168234。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