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巴登威利的巴登河全长7公里,附近有80户住家。自从去年10月23日发生排洪致死数人事件后,为了确保巴登河排水顺畅,水利灌溉局通过政府的50万令吉拨款,在11月展开首项工程,即加宽河床至10公尺。
当局也计划于今年6月至8月,展开第2项耗资4000万令吉的工程,以便再加宽其中3公里至20公尺宽的河道。
然而,首期工程在11月尾竣工后,当地一些居民申诉如今河岸边堆积著不少垃圾和泥泞,担心卫生问题爆发成为传染病,也有农民投诉挖出的泥泞,遮挡到菜园进口处,阻扰了他们的农业作息。
巴登威利灾民委员会秘书黄承毅向《东方日报》披露,自从当局在2个月前进行加宽河床工作后,将挖掘出来的泥泞残余和废物等堆置在河岸两边。
垃圾臭味四溢
“当局虽已载走了部分的残余废物,但依然有残余的垃圾遗留在该处,堆积了2个多月却不获处理,导致臭味四溢,居民担心会滋生病菌,导致瘟疫等传染病。”
他也说,尤其最近有2名居民患病去世,居民更是议论纷纷,怀疑逝者是因为环境不卫生,染上传染病而去世。
因此,他希望当局派人前来进行消毒工作,最好是搬走剩余的残余废物。
另外,居民何必文表示,其住家靠近巴登河,他对于灾后的卫生问题感到担心。
“尽管首个加宽的河床工程已完成,河岸却留下很多垃圾,包括淹死的猫尸等,以致滋生蚊虫。我们担心此卫生问题若不加以处理,会带来鼠尿病等疾病。”
他说,早前迪瓦玛尼的助理曾向他们建议,若居民有需要,会寻找医院的赞助,以便为居民打预防针,当局没有进一步行动,居民或会这么做。
卫生局承诺加强卫生
公正党丹那拉打州议员梁金福透露,针对金马仑有2名居民在12月病发去世,以致居民怀疑死因与排洪灾后的卫生问题有关,他曾致函向当地卫生局求证,卫生局当时已作出否认,并承诺会加强当地的卫生。
他受访时说,卫生局否认了排洪肇祸事发后,基于环境的不卫生而引起传染病,所以居民无需担心。
“其实,在政府和志愿团体的努力之下,灾后的善后工作有一直在改善中。”
另外,菜农许彩卿告知本报,基于菜园刚好位于巴登河边,当局在11月20日进行加宽巴登河的工程后,将泥泞堆弃在河岸,封闭了其菜园的进口处,以致车辆不能进入菜园。
“我们现在只能沿用旁路走进菜园,由于搬运农作物等工作都靠人力进行,所以非常吃力。”
他质问政府怎么可以在挖了河床后,就将垃圾丢弃在河边,这不只发出异味,也阻挡了菜园唯一的车辆进口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