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巫刘之争,初选的15名州委名单出炉时,表面看似原任票选州委和巫氏班底的“本土派”略微占优,不料在竞选州主席的复选时,巫程豪却仅仅获得5票,扣除本身的1票即只有4名州委投选他,不禁令人揣测,原属其人马“窝里反”的可能性。
换言之,本属巫程豪“铁票”的数名候选人,在过去两个星期的竞选期间,或是受到行动党“大家长”林吉祥的影响下,已从“铁票”转为“游离票”,并且在徘徊于巫、刘两名领袖之间作出选择时,陷入情义两难的情势,最终更在看重“大局”的前提下,将手中一票投给刘镇东。
在初选名单中,保守估计巫程豪本可获得的8张选票,却在关键时刻出现至少有3人“跑票”的情况,让巫氏被逼吞下遭亲信“变节倒戈”的苦果。
党内可靠消息透露,巫程豪原本在复选中,握有9票的优势,却在最后时刻,面对3人“跑票”及1人弃权的情况下败阵。
据了解,“巫派”阵营在初选时计划“刷下”的5名领袖,包括刘镇东、张念群、玛齐、黄书琪及陈泓宾,只有前2者的票数低空突围。这样的成绩原本让巫程豪对于蝉联州主席一职重拾信心,惟却在进入复选时出现大逆转的局面。
这也证明,柔州行动党一些中生代和地方资深领袖,在面对十多二十年并肩作战的伙伴,以及党精神领袖之间的选择下,毅然决定支持后者。
此外,消息还认为,这与中央“插手”有莫大的关系,此外也有可能包括个人因素,如想让党开辟新的领导路线。至于获提名的彭学良,昨日突然宣布退选,也是其中一个增加“刘派”票源的因素。
刘、巫之间的竞选角力可谓“一攻一守”,缺乏党中央支持的巫程豪自然在守住票源方面显得吃力,反观刘镇东获得多名新科议员的力挺,以及吸纳立场游离的一些领袖支持而后市看涨。
续走多元种族路线
无论如何,刘镇东担任州主席,巫程豪谢绝所有提名后,其他要职保留一贯的“柔州行动党传统”,即署理主席由印裔的拉玛克里斯南出任,2名副主席分别是陈正春和巫裔的阿末顿,贯彻多元种族路线。
其它要职方面,正副秘书由前两名高票中选州委的颜碧贞和周碧珠担任,蔡伟明和黄祥銮则分别出任正副财政,排阵方面可谓达致符合双方支持者共享权力、集体领导的作风。
至于正副组织秘书则是由新生代的林永源和黄益豪出任,黄俊历则担任政治教育主任,是重点栽培接班人的做法,而张念群担任宣传秘书一职更是显得得心应手,以便在行动党的宣传工作方面,保持强大力度。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