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我国独立超过半世纪,但“宗教和谐关系”还是欠缺完善和全面,甚至没有让宗教全面被接纳和有被接受的合理地位。
他指出,伊斯兰教是我国的国教是无法拟定的事实,但同样拥有宪法地位的非伊斯兰宗教的发展,自建国以来没有获得“合理地位”,例如无法获得政府制度化的拨款和拨地的发展等,这是值得继续被关注和检讨的。
方天兴表示,标榜多元国情和宗教自由的大马,如果处理宗教的问题趋向人为极端,又无法及时妥善化解而引发成宗教冲突,它或许将蔓延导致种族冲突。
方天兴今日出席见证2014年八大华青总协调交接仪式时指出,近期发生的雪州宗教局扣押大马圣经公会300本马来文版圣经风波中,整个过程显示了我国缺乏向来强调的尊重、协商、中庸也和谐的精神。
与内阁背道而驰
他说,虽然内阁在2011年因发生3万5000本马来文版圣经,在砂拉越古晋和巴生港口被扣押而发表了“10点协议”,而首相也在去年10月重申此协议,但雪州宗教局最近的强硬做法,却与内阁的立场背道而驰。
另外,他表示,青年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栋梁,由于随著近年来我国政治和公民意识不断提升后,青年更是社会的发声筒,政治的改革和民主进程的推动者,扮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来得更积极的催化作用。
他认为,华青组织各领导层都务必要深思和核审这个视角如何通过确立更积极健康,或有效的机制、管道和思维,来教育下一代,以更力行和正面的心态看待和处理问题。
他称,如果青年的冲劲变了冲动,积极变成了极端,言论自由变成了“毁谤自由”的时候,它同样会为社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尤其在我国当前的政治氛围下,整治的分化导致不少青年变成“政治愤青”,特别是华青,同样涉足期间,纷纷在政治上展开攻击,这是个一样值得关心的。
此外,针对马华是否入阁,他希望马华能维护华社的方式挺华社,但不是以要统治华社的心态。他说,华社在我国第13届大选之后,没有政党为华社发言,民间团体更本没有发言权。除了马华之外,他也希望民政党可以为华社出一份力,不仅是民声,但也包括宗教和教育方面等课题。
也是关丹中华中学董事长丹斯里方天兴针对关中与吉隆坡中华独中缔结姐妹校的建议表示,近期将会致函予吉隆坡中华独中,以落实姐妹校的概念。他说,缔结姐妹校只是一个形式,不应引起舆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