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法院应该进行13司会审,以便一劳永逸地解决《先锋报》使用‘阿拉’字眼一事。”
他认为,联邦法院可仿效印度先前发生的,召开一个由15位最高法院法官进行的全司会审,来解决一个案件的争议。
卡巴星今日出席他所面对的煽动案结案陈词审讯后,在法庭大厦接受媒体访问时,如是表示。
所谓的全司会审,就是由联邦法院的全部13位法官一同审理一宗案件,这比一般法院三司会审来得更权威,以对争议性课题做出决定性的裁决。
据了解,我国目前并未出现过13司会审,最多一次是7司会审,针对一宗具争议的建筑物进行审讯。
“阿拉”字眼一案,受到国内外的瞩目,也牵动我国宗教敏感的神经线。”
锡克教有阿拉字眼
“这项课题纷扰了多年,但一直悬而未决,而且这几年的大小风波不断出现,包括烧教堂事件、扣查经圣事件,示威事件等。”
卡巴星认为,锡克教的经文中使用“阿拉”字眼,并没有受到雪州苏丹谕令的约束,因此信徒会继续使用有关字眼。“锡克教的经文中有使用‘阿拉’,我们一直都在使用,所以也会继续使用。”
他表示,此事不成问题,目前没有人挑起有关课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