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项计划由县议会提供土地,私人界承建55间店屋,占地4.68英亩,预计建筑费1755万令吉。完工后,发展商移交13个店屋单位给予笨珍县议会,预计价值为626万令吉。
“根据《2011年总稽查司报告》,这项计划可说是一波三折。首先,理应2006年10月完工的计划,展延到2009年3月竣工。接著,县议会一开始无法脱售上述单位。根据私人界的估价师估价,上述13个单位总值为507万令吉。最终,县议会只能以486万令吉脱售上述单位,和原先预计的626万令吉收入,相差140万令吉。”
他表示,没想到上述私营化计划所建设店屋出现龟裂问题,导致居民紧急疏散。
杨敦祥今日到场了解上述店屋龟裂情况后说,笨珍县议会在2000年至2011年,共推行3项和私人界合作联营的计划,即龟咯商业中心、巴结路一栋14层商业中心以及达益路店屋。
不料,3项计划都在2011年《2011年总稽查司报告》被评私人界无法有效执行上述工程、给予县议会的回酬不合理、县议会的利益没受到保障和没妥善管理私营化计划。
须公布报告书
“由于这项计划乏善可陈,我曾在2013年8月份州议会询问是否曾采取行动,对付需要负责的县议会官员。然而,州议会答复中,以‘县议会采取法律行动对付发展商,若发展商无法顺利执行,他们的计划将被终结’以及‘县议会的利益受到保障’等理由作为答复,并没提到任何问责的部分。”
他说,随著这项工程一波三折,县议会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这项问题。
“一份完整的报告书必须公诸于世,让公众了解这项工程究竟出现什么问题。这是建筑结构出现问题,地陷还是人为疏忽。有关单位需要给公众明确的交代。”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