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教育发展心理学博士玛莉亚尼认为,在现有生活模式底下,不少父母在准备孩子开学物品时相互较劲,在能力有限情况下勉强为小孩购取名牌的开学用品。
“有不少家长为了满足虚荣心,不惜为孩子从头到脚打造一身名牌行头。如果有关家长是拥有相当经济能力,这一切不成问题,最令人担忧是,有些家长能力有限,却坚持要孩子看起来光鲜有型,甚至不惜舍弃掉其他的家庭需要。”
玛莉亚尼接受《马新社》访问时指出,家长间为孩子行头互相较劲的情况,可说是每年开学都会看到的“人的本性”,不过类似的倾向应该被遏止,以确保家长不会面对财务状况和其他困境。
对于那些总是对家长要求名牌开学用品的小孩,玛莉亚尼认为,通过清晰的解释,小孩其实是有能力理解父母难处及金钱负担。
她建议家长进一步向孩子说明自己的薪金、家庭开销如食物和月费账单,让孩子明了父母艰辛,教导孩子养成节俭的品德。
“小孩子具有容易被教导和温柔的天性,只要他们了解父母亲的生活负担,就会懂得为父母设想,给予同情并让步。”
玛莉亚尼也呼吁家长多跟孩子讲述自己过往的求学经历,比如共穿同一双校鞋。
花费300至1000
她说,这些过往的经历能够提醒小孩,必须紧记社会上仍有许多生活条件更差的人。
物价上涨和学巴收费调涨下,家长为孩子在新学年的准备上学用品也水涨船高,每名孩子的平均开学费用介于300至1000令吉。
吉隆坡三育华小家协主席泄美花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表示,明年的农历新年与新学年都在一月份,为应付物价上涨,家长们必需另找副业,才能维持生活。
她认为,在孩子上学衣著和文具,应以“能穿则穿、能省则省”的概念减少额外开支,一来也提倡环保。若要买到廉价物品,就必需趁商场有大减价时购买。
敦陈祯禄华小家协主席黄?如表示,物价上涨加重家长的负担,虽然政府提供借书计划,但在孩子开学前,也至少要放500令吉在一个孩子身上。
吉隆坡民众华小家协主席麦荷稳说,由于孩子是就读华小,所以开学前就已花费超过1000令吉,包括购买书包、课本、作业簿、校鞋、校服和缴交其他杂费等。
甲洞帝沙再也华小副家协主席叶国良表示,校车月费从原有40令吉调涨至60令吉,涨幅将近50%,无形中加重了家长负担。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