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总今日公布《西马半岛学生人数少过150人的华小调查报告》,根据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1月31日,全国共有1294所华小,其中988所分布在西马半岛各州属,若不包括学前班学生,半岛共有409所华小学生人数不超过150人。
教总向这409所微型华小发出问卷,其中有356所(87%)学校回复,教总也根据这356所学校的答案进行分析,结集为《西马半岛学生人数少过150人的华小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报告,截至2013年11月为止,有14所华小的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而不超过50人的华小则有132所。
这14所超微型华小包括柔佛的昔加末中央华小、礼让县新廊华小、哥打丁宜培正华小;森美兰的巴力丁宜华小、峇都依淡华小、吁鲁干中园华小;雪兰莪的福隆港华小;霹雳的乌鲁十八丁联合华小、双溪罗丹华小、大直弄益华华小、士力百家华小;吉打的多伟培英华小、成杰培才华小和彭亨的百乐县金马梳华小。
除了新廊华小、双溪罗丹华小、士力百家华小和培英华小目前没有迁校打算外,其他10所华小都有迁校计划,其中森州的峇都依淡华小将在明年搬迁至瓜拉芦骨的新校舍。
大部分选择搬迁的华小是因为学生来源逐年减少,因此希望迁移至华裔人口密集区,确保学校有更好发展,但另有哥打丁宜培正华小是因受到国油石化发展影响而被迫搬迁。
5华小全非华裔生
根据调查,356所华小中有213所华小在未来5年将面对学生来源减少的问题,一旦没有学生来源,这些华小极可能面对停办或关闭的厄运,因此教总呼吁华社必须加以关注。
356所华小中,仅30所华小预计在未来5年学生人数会增加,有100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情况稳定。
综合各校的情况,华小学生逐年减少的原因包括地方上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有限、年轻人外流,以及部分华小因附近有其他华小,而分散话学生来源所致。
教总指出,由于华小校风良好,同时华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升,让越来越多非华裔家长把孩子送到华小求学,让他们多掌握一种语文。
调查显示,356所华小中,有多达314所华小有非华裔生就读,当中有5所华小的学生全是非华裔,而非华裔学生超过学生人数50%的有64所。
5所没有华裔生的华小是森美兰的巴力丁宜新村华小、霹雳的日莱培华华小、吉打的麻坑新中华小、彭亨的百乐县金马梳华小及北根育华华小。
根据目前新生报读情况,若没有变化,明年将有26所华小的一年级新生清一色是非华裔学生,另有高达53所华小的一年级新生中,非华裔学生比华裔学生多。
“对没有华裔学生来源的华小而言,非华裔家长把孩子送进华小就读,或许就是‘保住’有关的华小,让学校继续办下去的其中一个管道。”
无论如何,一些学校也认为,若华小必须依靠非华裔学生才能生存,这将使到有关的华小成为“变相国小”,也失去了母语教育的意义,而这是华社必须正视并加以深思的问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