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树胶公会主席拿督杨建良说,由于劳工短缺,加上一些加工厂原料不足,需靠外国进口,导致橡胶生产量大减。
“大马今年的生产量预料会排名在泰国、印尼、印度和越南之后。”
他昨晚在该会90周年庆联欢晚宴上致词时,如是表示。
他指出,自2001年国际天然橡胶组织(INRO)瓦解后,天然胶价格获得“自由身”,摆脱百年被压价的不公平遭遇,胶价随市场需求扬升,经过十年的蓬勃发展。
他说,我国在数十年前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出产国,但过后退居至排名第3,今年就如他去年所做出的预测,将退居至第5名。
据了解,2011年我国的橡胶产量为99万6000吨,去年则是95万吨,今年更跌至80万吨。主要因素是劳工短缺所致。
他回忆,甲州在橡胶发展方面,有令人骄傲的风光史。1896年,当时的华社领袖陈齐贤是马来亚第一位把橡胶投资在商业用途的人。
“上世纪60年代,大马树胶研究院就有明确记载,马六甲早年是全马翻种橡胶速度最快,面积最广的州属。”
该会的新旧同业在会上欢聚一堂,交流叙旧。出席者包括该会副主席李庭川、总务汤良标、副总务林金保、财政颜金燔、马来西亚树胶公会总会总务张顺发和马六甲中华总商会会长陈保成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