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诗杰:翁/颜炳寿:颜/廖中莱:廖)
问题一:马华过去5年内斗不断,振兴马华沦为空谈,您要是中选为总会长,请问会如何团结党员迎向第14届全国大选?
廖:我提出一个改革马华的蓝图,并有信心通过此蓝图来整合马华及凝聚大马华人的政治力量;整合马华需要靠诚意,我会主动伸出橄榄枝,也不会秋后算帐,反而会提供平台给各派系的领袖,让他们去发挥,栽培及善用人才,才会壮大马华。
颜:我强调矛头对外,以备战大选,党资源必须下放给区会和支会,让他们有平台可发挥。第二,为区会及支会设立关键绩效指标,确保所提供的资源达到预期的效应。第三,党中央必须尊重区会运作,让区会享有自主权。第四,所有马华国州议员都应该列席中委会,参与马华的重要决策。
翁:马华派系政治是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做到跨派系共生共治,唯有这样马华才能走下去,而大前提是否大家是以党为重。要解决派系问题,必须兼顾到中层和基层党员。马华必须加强组织力和动员力,让马华区会在大选时发挥作用,影响民意。
廖:谈判机制须改变
问题二:马华要在国阵体制内与巫统平起平坐,可是国阵体制却无法摆脱巫统一党独大的局面,在向来强调国阵精神的体制内,如何发挥当家又当权的角色?
廖:马华与巫统今后的谈判机制需要改变,确保马华当家当权。我要强调,马华与巫统是伙伴关系非主仆关系,今后要确保强化分享政权的的精神,包括马华要有华人议题的主导权,必须确保经济公平竞争及参与权、教育有发展权、文化与宗教有自由权。
颜:马华最大的问题是让国阵精神所牵制。华裔族群所关心的教育问题应该由马华主导,其他全民议题马华必须要有参与权及影响力。国阵的决策运作必须要改变。国阵成员党要是衰弱也会影响其他成员党,这是不符合国阵利益,马华要有自主权,就算是公开和国阵唱反调,我也觉得是理所当然,自主权问题是不能妥协的。
颜:须提升问政能力
翁:我们必须在国阵体制内寻求定位,确保在马华获得足够和广泛的谘询。要是由巫统独揽话事权,马华肯定在人民心目中是个陪衬角色。国阵精神必须是以互相包容及体谅为大前提,不能否定其他成员党的参与权,任何课题需要在谘询后才能拍板定案。
问题三:当今的在野党已成为一股强大势力,马华如何应对强大的在野党?
廖:人民也在比较朝野政党的政绩,马华必须要有一个很强的智囊团,强化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是势在必行,必须要网罗国内学者、教授、各领域精英及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多探讨、沟通及合作,以抵御在野党的各种攻势。
颜:马华党员必须提升问政能力,我的目标是要培训1万名马华精英干部,让他们能公开挑战行动党,与反对党比政策,应对口水战。除了服务工作以外,马华党员必须要对马华和国家议程有充分了解,才能与在野党比高低。
翁:马华必须勇于革新,所谓新马华,就必须从思维和行动革新,才能看到新成效。要是行动和思维都没有说服力,只会沦为口号。马华是服务各民族,我们是否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注入新生命力,最重要付诸行动才能吸引人。
廖以华社为重 颜翁走向全民
问题四:马华从以前要高调问政到现在要成为一个全民政党,当务之急要重新争取华裔的支持,请问您有何良策?
廖:马华要“休戚与共,华社为重”,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来重新赢取华社的支持,包括启动与各大具权威的华社组织定期交流,集思广益从人权的角度来争取各族政经文教公平合理的权益与地位。
颜:首先我们得了解选民板块正在移动,争取华裔选民固然是首要工作,但马华必须摒弃传统华团政治,要加强与公民社会、维权组织的活动,因为公民社会里也有很多华裔专业人士,马华必须了解这些选民的诉求。政治论述不能纯粹从族群角度出发,马华也必须协助各族群的弱势群体。利用族群的思维斗争已经落伍。
翁:马华505大选备受指责,因为华裔对马华在政府体制内的代表性的角色,已经从怀疑沦为否定。马华不能成为沙文主义政党,在面向民众时,马华除了关心华社也得要在跨族群的议题上发挥作用。马华在政经文教及社会各个层面,扮演很关键的角色。
问题五:您认为当今的马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总会长,注重搞好党务或者当官解决华裔问题?
廖:马华需要党意及民意兼具的总会长,因为马华是政党,对内及对外一样都重要,党务及解决人民课题同样重要。马华要更有效地处理人民问题,政治资源很重要,但中央代表既然已经否决入阁当正副部长的议案,就必须给予尊重,但在新的领导层出炉后,将会重新交给中央代表去决定。
颜:马华必须选一个能够带领马华面对来届全国大选的总会长。你必须要勇于在公开论坛面对强大的反对党,表达立场不能闪烁或无法掌握问题核心。简单来讲,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希望谁当总会长,这个人肯定不适合领导马华。
翁:第一,总会长必须获得中央代表及华社广为接受。第二,马华和行动党争取同一批选民的支持,总会长是否和在野党有一争长短的条件?第三,除了华裔社群,总会长在非华裔社群中也必须被他们接受。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