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坦言,市政局除了要承担维修、工程计划等开销外,也必须承担“逐年上涨”的建设经费;况且涉及工程的征地经费,目前已翻倍上涨。
“举例,以往泗岩沫路的土地征地费用为1000万令吉,但如今已暴涨至4500万令吉,试问这些‘超额’开销,要由谁来承担?”
他说,所有的发展和维修工程的开销,都由市政局负责支付,然而,当局无法完全依赖中央政府的拨款,皆因后者必须关注全国地方政府的开销。
“身为地方政府,必须拥有健全的财务能力,才能应付市区内的计划工程,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涨长达21年,未曾调整的门牌税。”
“不过,市政局在调整方面,必定会以居民和业主的利益作为前提,拟定最恰当的税率落实门牌税措施,顾及该项调整不会为市民造成压力。”
他说,目前,市政局仍开放让民众询问产业年租估值的热线(16条分线),让市民能提出反对,以及可纳入考虑范围的意见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