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该局也研发了新品种旱稻(Padi Aerob),并有望在5000公顷的空地种植此旱稻,提高粮食生产,以期降低现有的白米进口。目前我国每年进口110万公吨白米。
槟州农业发展局主任阿兹米新官上任,并于昨日在柏淡的槟州产业发展局召开记者会与媒体交流外,也介绍当局的稻种银行及新研究。
稻种银行负责人西蒂祖莱妮说,稻种银行共有1万2258类稻种,包括4675种来自半岛、沙巴1459种及砂拉越2113种,余者来自世界各国,非洲除外。稻米品种主要分24个品种,不过只有2个品种能食用,而其中分为三大类,即印尼、印度及日本品种。
她说,早在1950年各州各别收集稻米品种,并于1971年设立的农业研究发展局研发部门,于1989年在威北甲抛峇底站设立稻种银行,通过世界粮食机构互相交换种子。
料明年派农夫
“稻种可分为短中长期收藏,短期是3至5年、中期是15年(需储存在3至5摄氏环境)、长期则是30年(温度需在零下22度)。为了保存稻种,除了要真空处理,储存的雪柜也要长期设定温度,所以这些雪柜每个月的电费就要约2万令吉。”
此外,阿兹米说,大马农业研究发展局研发的旱稻,是研发主管再努丁及团队研发而成。目前正处于准备种子的阶段,料明年可派发予农夫,相信届时市民也有机会尝试这种新稻种。
“这种旱稻的成熟期只有90天,比起一般稻米的120天成熟期短,而且比一般稻米所使用的水量少50%,稻内的自然砷(Arsenik)重金属会比较少,也会比较健康。”
他说,当局在全马拥有2万1900公顷土地,其中5000公顷因不够水或土地较为干燥不适栽种而荒废。此外,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转变问题,可预见水源不足将成为种植业往后的问题,因此,旱稻可解决这些问题。
“旱稻一年能收成3次,反之水稻2年仅收成5次,若在偏离运河的废置空地种植旱稻,每季每公顷可收成5公吨,这是大有潜能增加我国稻米的产量,所以研发团队正研究以提升产量。”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