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尤其是当不同籍贯的婚姻越来越普遍时,新生一代对籍贯分界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导致以籍贯为主的乡团如福州会馆越来越难吸引年轻人的加入。
他说,为了提升年轻人对加入乡团的兴趣,他建议乡团组织转型,从高度强调乡情转向于乡情、理念与社会功能,更平衡地发展,才能符合时代需求。
“如果我们继续自我陶醉于浓浓的乡情,就会慢慢被大环境改变所吞没。”
他认为,若下一代连本身的福州话也听不懂,而对于祖籍只靠光饼及红酒面线来联系的时候,什么叫乡亲乡情呢?
“改变固然需要勇气,更是充满未知数及挑战。但是不改变的话,我们必会被时代淘汰。”
他说,乡团组织要继续发展就需要有勇气承受改变的阵痛,而调整的过程难免会发生一些激烈的冲突,关键在于乡团组织对于不同的声音,能否有更多的沟通通道及容忍的空间。
“如果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能吵不能分,那么再大的问题也不成问题。”
即将卸任青年团团长职的他,提醒各属会监督本身所派出的青年团及妇女组的表现,不要再发生取得职位后却屡屡缺席会议的情况。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