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意味著,我国的教育系统无法全面培育出大家所期望的守法和正直的公民。这些人纵使没有做出违法的行为,他们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也会显得不足,即欠缺职业道德。”
他强调,我国有必要重新检视道德和宗教课的教授内容,包括推出新的教科书。
敦马说明,尤其在伊斯兰宗教课,单单学习宗教礼仪、如何进行祈祷是不足够的,伊斯兰教义中所倡导的是非分明、从善弃恶的人生观更为重要。
“纵使知识渊博,一个人只要人格恶劣,就会做出不好的事情。良好价值观是可以通过道德或宗教培养的,除了一昧向上苍祈求,人们也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所期许的。”
将概念与生活连贯
“在教育学的设计方面,我们必须更重视人格建设的一环,灌输学生好的价值观与伦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分辨善恶。”
他说,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传授良好价值观的同时,教师必须将相关概念与日常生活连贯,让学生彻底理解并拥有良好人格。
“教育是为了让孩童及学生,对他们成年生活可能面对的挑战做准备,因此教育政策也必须将此纳入考量,让学生及早理解人生的现实面。”
这场名为“重塑教育学:以人格为基础的教育转型”的研讨会,是由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主办,多名国内外学者受邀探讨教育课题,该大学校长拿督斯里查丽哈也有出席。
另一方面,敦马在第2届伊斯兰国教师教育国际大会上,也提醒伊斯兰国不能只是一昧追求功德(pahala),而忽视知识的重要性。
他指出,在15世纪以后,伊斯兰科学家已经慢慢减少,这是因为伊斯兰人自己拒绝知识,认为知识与宗教无关,无法累计功德保障往生后的理想去向。
“部分伊斯兰国常面对战事,知识落伍,那里的小孩大体上也没机会受教育,这么一来,这些国家就会失去了竞争能力,只能迎接落后与退步。”
成功赢取尊重才算民族主义
坚持贯彻英文教数理政策的前首相敦哈迪强调,民族主义并非指向“有能力说好国语”者,而是在人生各领域上成功,为国家带来成长及发展,以得到其他人对该民族的尊重与敬佩。
多次表明支持英文教数理政策立场的敦马,今日在伊斯兰国教师教育国际大会上再次重申,以英文教授数学和科学才是带领国家走向进步的不二法则,并吁请国人认清现实。
他表示,科学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或前所未有的概念,98%都是通过英文书写的报告在全世界被提出,如果不采用英文学习数理,就无法与时并进。
他坦言,自己也是马来人,同样热爱母语,但他更重视自己的民族掌握知识。“如果不用英文(教数理),我们可能面对的就是知识落伍,无法与世界竞争、也无法成为先进国”。
敦马在记者会上说明,在他看来,政府显然没有兴趣用英文教授数理。
“他们(政府)希望恢复用国语教数理,可悲的是,这个领域(数理)有别于其他领域,它不像地理或历史,每一年的授课内容几乎是一样的。”
他说,在伊斯兰文明时期,西方学者通过学习阿拉伯语,掌握该民族的科学、数学等智慧,往后更进一步发展,将之转换成拉丁语,之后再演变成英语。
他强调,现在的知识语言是英语,不再是阿拉伯语,更不是马来语,大家需要正视这一点。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