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局甚至不惜买下3台同类型的扫描器,结果原本总价600令吉的扫描机,该部却以4万4010令吉买下这些产品。
报告指出,2009年哥打峇鲁、民都鲁和根地咬的大马广播电视台播音室8样器材,该部以离谱的价格买下这些器材。
总稽查司认为,尽管竞标者开出有关合约的总价格即929万1500令吉,比实际预估的946万8900令吉低,不过有一些产品价格高得离谱,这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总稽查司发现,大马广播电视台的估价(20万7800令吉)比成功竞标者(85万3110令吉)来得低,竞标者以涨幅高达310.5%的价格拿下这份合约。
针对每项产品,成功竞标者所提出的每项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估价,涨幅介于15.7%至7235%。不过,在一些产品上,竞标者所提出的价格比估价低,跌幅介于54.2%至87.9%。例如估价1万6500令吉的电脑器材,竞标者以2000令吉售出,跌幅达87.9%。
该部是采取公开竞标形式采购这批器材,而价低者得,总稽查司认为,要是重新检讨有关合约,政府相信可节省更多。
新闻部:比较了市价
总稽查司认为,大马广播电视台必须准备更完整和准确的器材,以便符合使用者的要求。价格评估委员会必须要准确分析竞标者提出的各产品价格。
新闻及通讯部针对此于今年6月5日回函,他们是经过大马广播电视台提供的数份合约对比之后,也比较了市价才做的决定。在这个项目上,他们是采取了评估“总竞标价的原则”,来决定竞标者,包括他们的产品、零件、训练、安装及保修。他们也通过网络来检查这些产品的市价。
财政部则在今年7月15日解释,大马广播电视台要是想选择超过一名竞标者,可以只选购他们部分的产品即可。
总稽查司认为,任何的估价和采购必须由对音响器材有经验的人士做决定。
截至2012年12月,大马广播电视台花了4452万令吉更换数码器材,发现的问题包括货不对办、付钱后产品未送到、价值1万6220令吉的校正主时钟(Master Clock System)不能操作、还有15万1018令吉的器材还未被使用、7万5601令吉损坏的器材未申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