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总稽查司报告》说,根据计划,小学生每周必须获得2盒牛奶的目标不达标。这是因为过去2年共发生175宗牛奶中毒事件,导致发放牛奶计划被冻结。承包商只是从2011年4月至7月及2012年3月送牛奶到相关的学校。
根据一马牛奶计划,2011年政府共拨出1亿8833万令吉给4家承包商,免费派发牛奶给7733所小学的300万名学生。不过,截至去年12月,只花了7448万令吉(43.6%)。
这是因为一些州属的牛奶承包商,抵触1983年食品法令、1985年食品条例及2009年食物卫生条例。其他问题包括承包商没有妥善处理牛奶盒、没有提供指南、没有在恰当地点放置海报、没有向师生提供解说;牛奶存放地点不合适;一些学校迟收到牛奶。
报告指出,虽然政府对承包商设定严格标准,但在2011年仍发生97宗中毒事件,而截至2012年11月30日发生78宗中毒事件。
“中毒事件也导致发放到该州的牛奶全部被腰斩,承包商也必须获得卫生部解冻令后才可以恢复赠送牛奶。但教育部后来议决一旦出现中毒事件,只会冻结同一所学校的同一批牛奶,承包商必须取回有问题的牛奶,然后改发新的牛奶。”
未追讨逾万罚款
报告说,教师不知道每次喝牛奶时必须要有承包商代表在场,代表必须品尝和嗅牛奶是否变质,结果有关工作交由教师负责,增加教师工作。
根据合约,承包商也必须兴建一个存放牛奶的地点,避免牛奶失窃,后来发现他们使用校内的祈祷室、资料室及楼梯口放置牛奶。教育部之后议决由各校食堂管理人成为牛奶承包商的代理人。
报告也发现,许多教师由于没有获得指南,因此不晓得牛奶存放的方式,承包商也没有提供解释。总稽查司认为,没有良好存放的牛奶容易变质。
从2011年至2012年7月,共有12间学校被发现迟收到牛奶3至12天,没有任何一家承包商被对付,而政府理应收到的罚款为1万0054令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