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关税局于2009年至2011年期间的鞋子或靴子采购,是在有条理的情况下进行,并依据当时的需求采购3万3000双鞋子。
截至2010年杪,位于雪兰莪龙溪的关税局储藏室内,还剩下2万1981双鞋子,随著当局于2011年1月至6月期间陆续分发鞋子给官员,储藏室内的鞋子剩下1万2155双。
2011年杪,关税局的旧款鞋子剩下7659双,而关税局总监于2012年5月3日所主持的关税局制服委员会的会议中,决定销毁这批鞋子。
当局销毁鞋子的原因包括,鞋子已经购买3年而不符合标准及不合穿、鞋子不符该局官员的尺寸,以及鞋子的底部不稳固和已经裂开。
鞋子供应延误
此外,总稽查司也发现,关税局与2012年的鞋子采购合约也出现鞋子供应延误的问题,导致本该在2012年4月获得分发鞋子的官员,迟至11月都还没获得分发。
2012年11月20日,关税局向财政部提出申请,销毁7658双鞋子。不过,由于当局因拿出一双鞋子拍照记录而出现点算失误,于11月28日所销毁的鞋子实际上多达7659双。
截至2012年杪,财政部并未决定是否批准这项销毁申请。关税局官员则向总稽查司指出,财政部口头要求关税局继续将有关鞋子分发给有兴趣的官员,避免因销毁鞋子而导致被视为对政府造成损失。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