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地熟客来说,坐在古旧的茶室,边吃汤面边与老友寒暄的时光,总能唤起他们的集体回忆。
熟客缅怀旧时光
本报记者走访乐安茶室时,面食、饼屋及茶水业者如常营业,许多食客趁著“最后营业日”,趋前享用最后早茶,缅怀茶室的最后时光,令茶室内外都门庭若市。
惟,茶室内的面食摊、泡茶头手及华盛顿西果饼屋,皆因乐安茶室暂时结业,纷纷“各奔东西”,令当地的食客顿时失去了“喝早茶好去处”。
面档老板王亚莲(58岁)说,面档是她的家传生意,初期其父亲以兜售肉干养家,随后便开始经营面食生意,而她在1993年接手父亲的生意,成为第二代接班人。
“营将近40多年的生意,让我与当地的老食客培养了浓厚的感情,如今茶室土地被征用,经营的面食生意被逼‘喊停’,令我和食客都感到万分不舍,可这也无可奈何。”
当了30年泡茶头手的李先生(62岁)说,其父亲是从1969年开始在乐安茶室经营茶水档,直到1983年,他“子承父业”,继续在当地担当“茶水师傅”。
“如今,茶室即将关闭,虽然不舍得,基于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故我并不会过于执著,反而会看开一点,安稳地度过退休生活。”
拒签协议遭征地
同时,经营将近33个年头的华盛顿西果饼屋的老板黄良培(63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熟客能到其儿子在陆佑路的工厂,购买西饼。
另一方面,亦是乐安茶室熟客的武吉免登区国会议员方贵伦,今日在出席国会之前,特地前往乐安茶室,缅怀最后时光。
他说,乐安酒店业主是基于2项不合理条列,而拒绝签署“共同协议书”,不料却遭到土地局强行征地;他也感慨,相较70年代,现今的茨厂街和苏丹街,已经“面目全非”。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