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杂货商联合会署理会长颜春兴表示,汽油起价导致运输费成本增加,不少厂商都纷纷表示将会在近月内调整杂货价格。
他指出,令吉汇率疲弱对进口的杂货价格影响也很大,不仅是进口自中国的杂货,来自印尼及印度的进口杂货也带来影响。
“这主要是杂货进口商是使用美元进行交易,一旦令吉汇率下跌,进口的杂货价格也跟著上涨。”
颜春兴接受《东方日报》询问时,这么披露。
他估计,如果令吉汇率继续疲弱,外国进口的杂货预计最快会在未来一两个月涨价,这包括进口的米粉、酱青、醋、豆类、马铃薯、罐头产品等,涨幅约在5至10%。
“至于本地生产的杂货,影响则不会太大,主要是胥视进口的原料价格,若进口原料涨幅大,本地的杂货价格也会上调。一般上估计本地杂货的涨幅是在3%至5%,而一些受到政府控制的统制品价格并不会有多大的变动。”
颜春兴指出,汽油起价对各行各业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各行业都离不开的运输成本,因此杂货的价格一定会重新调整。
“无论如何,杂货的价格是逐步上调。”
不贸然起价留顾客
他说,杂货商一般会胥视货源量是否充足及需求量,来决定杂货价格的涨幅。如果在接下来数月货源充足,涨幅可能不会太大。
他指出,现在经济不景,市道皆非常淡,因此为了留住顾客,杂货商也不敢贸然起价,唯有先自行稀释涨幅。
“现在生意难做,一些手上还有存货的杂货商,还是以旧价来售卖,希望可留住顾客。此外,零售杂货商面对霸级市场的竞争,基于霸级市场都以量大取胜,来货价格肯定比零售商低。杂货商在面对与霸级市场的竞争,也不敢在这时候坐地起价,怕会流失顾客。”
进口原料牵动涨风
峇株巴辖京果商公会会长林汉生表示,该会至今并没有接获任何厂商来信表示杂货将在近期起价,但是受到汽油价格上涨及令吉汇率疲弱的影响,相信杂货的价格在近期肯定有所更动。
他表示,本地生产的杂货价格一般是跟著原料价格而定,若进口的原料价格上调,本地杂货也跟著水涨船高。
“随著汽油上涨的影响,我预计本地杂货将会在近月内调动,一般本地杂货的涨幅是在1%至3%,而米、油、本地罐头等涨幅可能是3%左右。而进口的杂货涨幅则较大,估计是5%以上。”
林汉生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这么指出。
林氏指出,一些主要的食品如蚝油、酱青是每年都会调高,以酱青为例,从几年前的三四令吉调涨至现在的6令吉,这主要是因为原料的价格也上涨。
“对杂货商而言,一般都是高来高卖,低来低售,即使令吉汇率疲弱,杂货商并没有多大影响,盈利方面也没有因此而增长或减少。”
他说,目前很多杂货商依然有一些存货,但还是无法长期以旧价供应给顾客,因此若来货价格很高,杂货商肯定必须以新价售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