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民间,尤其许多华团组织及政治领袖,却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他们普遍认为,政府应该从宽对待已经过世的陈平。
国内中、巫、英三种不同语文报章,新闻报导也同样南辕北辙。中文报章重点放在陈平回国心愿未了上;国文媒体则呼应政府的立场,强调需禁止让陈平的遗体回国;英文报章的态度则介于前二者之间。
虽然说,对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他过世之后,总可以盖棺定论,但是我国当前这种复杂的社会气氛,以及政治人物的气度,也许我们还需要很长时间,都无法对陈平盖棺定论。
我们必须确认,陈平及他领导的马共,过去确实犯下错误。
陈平在2009年接受媒体访问时,正式为马共曾经残害的罹难者道歉。当时他说,马共虽然强调不残杀无辜,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可能犯错让无辜平民受伤害。但一些人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尤其在对抗日本的入侵上,马共也做出了贡献,这点也得到英国向陈平颁发大英帝国功勋章一事中给予肯定。
只是后来,英国准备重新殖民马来亚,与要消除殖民主义的马共起了冲突,也迫使马共在1948年,既二战结束的3年后,再次展开武装斗争。所不同的是,马共对抗的对象,已从日本人变成了英国人。
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陈平与东姑阿都拉曼,同样都在为马来亚独立而努力,只是东姑选择通过谈判桌来争取独立,而陈平却选择了武力抗争。
历史上,马来亚曾在不同时期遭受过不同侵略,有过不同的敌人。英国殖民过马来亚,但我们很早就原谅英国;日本占领过马来亚,我们也原谅了日本。我们甚至已与中共政府发展良好关系,却偏偏原谅不了马共与陈平。
有句名言说得好:“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政府拒绝原谅陈平及马共,也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那永远的利益。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