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除了对陈平离世感到痛心外,也希望能把陈平“接回家”,完成陈平及马共所有成员的心愿。
21世纪联谊会副会长彭明祥表示,马共成员对陈平的离逝感到伤心。“我一接到消息就告诉其他人,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大家的愿望是陈平能够更健康,等环境转变后,我们就把他‘接回来’。”
“悲伤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我们都能回来,我们也一直希望他能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但至今都不能实现,所以很遗憾及悲伤。”
另一名老战友兼21世纪联谊会雪隆联委会委员方山表示,政府当年在签署《合艾和平协议》后,分13批遣送马共成员约360人回家,陈平为了让所有成员能安全回马,决定成为最后一批离开。
怒斥内长过分
他说,政府当时给陈平3个返期,陈平都出席,但政治部没人处理手续,并一直诸多为难,到最后以“过期”为由不让陈平回马。
另一名女战友李雅玉则以悲伤的语气说:“每次我们见到他(陈平),唯一一个心愿就是回来大马过完余生。”
另一名老战友林德兴则鼻子红红在旁悼念陈平,不愿多谈。
这些老战友是从媒体得知陈平离世的消息,内部尚在进行确认,一旦证实后将向外界宣布,而老战友也将相约前往泰国凭吊。
针对内政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今日呼吁人民应继续认为陈平为恐怖分子首脑一事,21世纪联谊会斥责内长过分。
方山以愤怒语气表示,《合艾和平协议》内黑纸白纸写明,不能以“恐怖分子”或“匪徒”等字眼称呼马共,阿末扎希的言论显示政府不承认该协议的存在。他更斥责阿末扎希不尊重陈平。
为人和蔼 陈平革命至上
曾与前马共总书记陈平一起生活2年的前马共成员兼21世纪联谊会成员李雅玉表示,陈平为人非常和蔼可亲及珍惜战友,到生命的尽头挂在嘴边的仍是革命事业。
64岁的李雅玉于1977年加入马共,先负责电台工作,直到合艾协议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即1989年才与陈平一起生活2年。
她当时的任务是陪伴谈判,包括处理和大马政治部谈判的细节、马共成员回马后的生活等问题。她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与陈平一起生活后,才真正认识他。“他非常和蔼可亲,而且把革命事业永远放在第一位。”
询及陈平生活习惯,她说,陈平早起迟睡,马共事事都由他处理,他很关心每一位成员。
李雅玉在大马有个孩子,和平后家人及孩子想过来泰国探望他,当时陈平与泰方接触,安排让她能与家人见面,让她心生感激。
“革命事业是大事,但这些小事情他都能照顾,可见他是一个很细致的人。”
她最后一次见陈平是2012年6月,当时的谈话仍围绕在革命、战友的安全及生活。
21世纪联谊会副会长彭明祥(72岁)于1970年10月加入马共,并于1984年回到泰国勿洞等待谈判。他只在陈平于1989年签署协议后,探访各部队时见过陈平一次。
勿妖魔化马共
他指出,陈平回到勿洞探访部队时,很乐意与大家一直照相,包括与一圆其岳父要求合影的心愿。他骄傲的说,由于陈平要到来,指挥部需要选一批迎接及护送陈平的队员,而他就是警卫队的其中一人。
另一名老战友林德兴(62岁)表示,本身1972年加入马共突击队,并在1989年见到陈平,对陈平留下很好印象。他说,陈平没有领导架子及把大家当朋友。
21世纪联谊会雪隆联委会委员方山从小就视陈平为尊敬的领袖,中学时参与革命就见过陈平,并在1979年尾加入马共。
他认为,陈平对大马独立有功,政府不应妖魔化马共的历史。
已为国尽责就死而无憾
马共老战友忆述,前马共总书记陈平经常以“一个人只要对国家及人民尽了责任,这个人就死无遗憾”与众人互相勉励。
21世纪联谊会雪隆联委会委员方山表示,陈平在2009年《合艾和平协议》20周年纪念上发表演讲,以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他在2011年8月最后一次见到陈平,当时是与商人一起见他。陈平也向他们表达这句话。
方山在回忆陈平的健康状况时表示,2009年陈平已经行动不便,当时他需要人扶助,2011年健康开始下滑,甚至要坐轮椅。
他表示,老战友一直以来都不知道陈平在泰国的住处,因为陈平每次都是在外面见老朋友,但他们了解陈平的生活艰苦。
他以遗憾的口吻说,陈平年老时住的不是平坦地方,是那种需要爬的高脚屋,生活非常艰苦,必须自己处理生活起居。“他是我们的领导人,但一个80多岁的人还要面对自己的生活,我们非常心痛。”
最爱万果节 老同志叙旧
马共特别为部队土著而设的“万果节”,是前马共总书记陈平生前最喜欢及期待的节日之一,因为可以见到老同志叙旧。
万果节是马共部队内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是特别为马共土著而设,成为土著的过年节庆,每年8月31日在泰国勿洞和平村庆祝。
21世纪联谊会副会长彭明祥表示,万果节是陈平最喜欢的节日,尤其最高兴是可以见到老朋友及老同志一起叙旧。
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由于加入马共的土著没过年习惯,当这些土著加入马共时,部队就定下万果节为他们庆祝的日子。
“我们称大马土著为‘阿沙民族’,即大家称呼的原住民,由于阿沙民族常年以来住在山芭,当地很多水果,所以就称为万果节。”
“这些土著称我们这些非土著为‘郎外’,就是好心的意思。”
彭明祥说:“每个民族都有过年习俗,阿沙民族就没有这习惯,后来我们规定这是阿沙民族的节日,也就是过年。”
他透露,陈平最后一次参加万果节是2011年,过后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所以2012与2013年就没再参与。“上两周我们才在勿洞和平村举行万果节,有900多人出席盛会,当地还有很多免费水果吃呢!”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