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安说,在大方向上,陈平坚持当年对抗日军和英军是正确的。“不过,在面对一些曾经反对他的战友及战斗中伤及的无辜人士,陈平晚年时看法不同。”
他解释,陈平不愿提及早年已向英国投降的战友,包括一些懂英文的战友领取奖学金到英国留学等等的事件,认为这些战友的子孙还在,不该刻意提起而让子孙受罪。“对于在战争中所造成的间接伤害,陈平也向他们的家人道歉。”
不会倚老卖老
黄永安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陈平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大家对他的评价不一,但他认为陈平是个人道主义者。黄永安在1998年以新闻从业员身份首次以陈平见面。他形容,当时的陈平说话紧张,言行很谨慎,但两人在建立信任感后,访谈就很容易进行。
“陈平是一个很守时的人,他对组织很有责任感、谨慎及守纪律,说话直接讲重点,虽然年纪大,但思路很清晰。”
他续称,陈平不会向他人强加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倚老卖老,并可以接受不同的观点。“陈平会说,那个时代我的选择是这样,你们怎样选择是你们的事情,他不会认为自己一定是正确。”
他认为,马共认为他们有份争取独立,这必须受到认可。“没有马共,是无法加速马来亚独立。虽然独立交了给东姑阿都拉曼,但至少马共也有功劳。”
黄永安在1998年前两次以新闻从业员的身份采访陈平,2008年及2009年他担任一批协助陈平申请回国的律师的通译员,还有一次是应一名英国记者安德鲁西蒙要求而带同他一起见陈平。
他也佩服陈平的记忆力,尤其是时隔10年还会提醒他戒烟。
黄永安:陈平完成历史任务
熟悉马共历史的时评人黄永安认为,马共前总书记陈平已完成了历史任务,却抱著不能回国的遗憾离开人间。
他说,陈平身处在全世界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而发动武装斗争的大时代中,陈平代表著马来亚当时的一股潮流。“那时柬埔寨、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在追求独立,大家发动斗争,陈平是代表著马来亚当时的一股潮流。”
他续称,陈平在东南亚是一个分量相当重的人,可媲美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印度圣雄甘地、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只不过陈平打败仗而已。
“陈平做了该做的事,也交代了自己并非打败仗而不回国,是大马政府不允许他回国,我认为他已完成了历史任务。”
他也认为,尽管陈平不被大马承认,但其历史地位早已获得肯定,包括自由进出一些国家,也和以前的敌人会面。
陈平1998年首次访问了英国,并在伦敦的公共档案馆对马来西亚独立运动时期做了一番研究。他也到过坎培拉的澳洲国立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2005年,陈平也曾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
黄永安说:“这些国家对陈平的评价也算是公平,赞赏他抗日有功,但紧急状态时对于陈平的做法就褒贬不一。”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