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华社在2008年至2013年的大选间,清楚表达要告别传统华人政治模式的讯息,通过“告别”以重新回到政治主流。
“过去在巫统一党独大或大权主导下,(华社)并没有能力进入主流,发挥作用,为进入主流、重返政治,华社不惜下决心不要华裔内阁部长,告别原有旧体制,切断建制关系,这显示是对现有体制的集体告别和彻底失望。”
他说,现有政党体系面临解组危机,一旦解组后在政党体系重组时,一些失去影响力的政党,如马华和民政党可能会泡沫化。
潘永强呼吁马华和民政党务必重视重组意义,不应认为只是短期的偏离,或以为会出现钟摆效应的幻想和期待,重组后的局面或会是长期且致命的政党消亡。
潘永强今日在华社研究中心举办的“当代马来西亚政治理念暨制度之省思”研讨会上说,一旦华基政党发生政党体系重组,首当其冲将是国阵模式,即各族群由族群政党代表组成的联盟执政模式将失灵。
“国阵非土著成员党渐渐失去固有社会基础和选民认同,国阵原有的权力架构将难以继续。”
国阵将陷入两难
他说,国阵将陷入两难,包括是否应继续扶持失去华社认同,且缺乏政治道德基础的华基政党,以及这些华基政党是否将组新政党,争取华人选民支持。
他认为,马来人对政党认同也会出现变化和转移,即对巫统的忠诚度下降,这些都会在重组中渐渐浮现。
他分析说,华裔选民此次并没有出现钟摆效应,也没有一票给在朝、一票给在野党的分裂情况,以及在全国投选都没有地域上差别,普遍上都是倾向反对党。
“华人选民的政党认同,在2008年前,即使有出现议题带来短期影响,马华、民政、人联党或行动党有起有落,但还是能维持状态和基本格局。”
偏离现象非短暂
在2008年政治海啸中,华社经过一次偏离性的选举后,2013年选举维持同样的政党势力分布,显示该选举对华社而言是实质性重组性选举,而非短暂的偏离性现象。
独立民调中心数据显示,华裔选民对国阵支持率仅有24.4%,比2008年下跌近20%,包括柔州从52.7%降至21.3%、彭亨州从51.4%降至23.4%,以及隆市从30.1%减至12.3%。
潘永强说,一些以往国阵惯用的课题在这次大选对华裔选民都不见效,如稳定论、伊斯兰教国、华教牌等,因环境、治安议题涌现,取代这些可以操弄的课题。
张景云抨击行动党 派天兵对选民没忠诚
前资深报人张景云批评民主行动党中央领袖在过去数十年的全国大选中,安排天兵空降各国州议席,完全不顾地方基层意愿和选民感受,点名行动党秘书长兼槟州首长林冠英,若本身是槟州选民,一定会让后者“滚蛋”。
他说,安排天兵空降将引发不健康观念,候选人除了对当地选民没有忠诚,也对乡土没有忠诚。
“这对华人政党特别不好,马华是这样,行动党也是,而巫统一般上都让当地人上阵,若人民代议士对乡土完全没有忠诚,这怎么讲得过去。林冠英要做槟城首席部长,如果我是槟城选民,我一定叫他滚蛋的。”
张景云也是华社研究中心学术董事,他今日在该中心举办的“当代马来西亚政治理念暨制度之省思”研讨会上说,数十年来,行动党都在最后一分钟委派候选人上阵,但有时候却没有考量地方基层的意愿和努力。
他认为,党中央有权指派候选人,但也应该顾及耕耘多时的地方领袖。
另外,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高级讲师许德发博士也说,行动党作为本应扮演制衡角色的反对党,却没有贯彻新制度,来让巫统参照和对比。
他批评,行动党的政治教育还不足,并直指该党党内民主是完全不及格的。“反对党没有创新,也没有充分在策略或思维上,在公共政策上体现真正的正义观念。本来公共政策是体现正义观念的方式,巫统完全破坏公共政策正义观念,那我们反问反对党,有没有创新?行动党并没有在政治教育上有新突破,基本上只是回应选民要求或民粹观念而已。”
他以行动党80年代时曾反对华人当官时戴宋谷为例子说明,这项反对满足当时华人的感受,但较后行动党也戴上宋谷,这显示行动党没有严格思考它真正要的平等是什么。
新经济政策引矛盾 各族对公平看法不一样
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高级讲师许德发表示,大马社会情况吊诡在于非马来人认为不平等的新经济政策,却被马来社会被视为对马来人平等待遇的追求,这是两大族群在社会正义概念下的矛盾和冲突。
他说,大马两大族群分享不同的“正义观”,分别是马来人强调“公正”、“公平”,而华人则强调“平等”。
“社会利益分化一直是以族群单位为主,这是极端分化的社会,整体社会欠缺一个全体的、有共识的社会正义观。”
他认为,大马社会面对的问题,除了种族主义问题外,还有整个社会公共道德资源被掏空及公共道德敏感度日益迟钝的问题,更不自觉地视之为不可改变且理所当然的事情。
许德发今日出席华社研究中心举办的“当代马来西亚政治理念暨制度之省思”研讨会时也提及,当年时任巫青团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在常年大会上高举马来剑,并大力呼吁马来人无需为捍卫特权的举动而道歉。
“这种‘无需道歉’的说法其实凸显马来政治社会内部已对长期置其他族群不平等待遇出现内省的声音,拥有特权的道德张力状态已经呈现。”
民主也有贬义面
另外,台湾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钱永祥今日也出席这项研讨会,分享“活出生命的丰富:民主生活的道德含义”。他说,每个人的意见都必须获得平等尊重,但另一边厢,民主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最好的意见。
“若认为民主下的结论是最好的意见,那是民粹主义者,不是民主主义者,人民也会犯错……这个社会要保持批评的声音,若看到民主的结果是坏的、破的,我们要有勇气去批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