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意味著,13名被告所面对的是法令的最高刑罚。
法官拒暂缓刑罚
13名被告的辩护律师团是以安东尼奥古斯丁为首,当地庭法官诺莎哈作出裁决,并宣布刑罚即时生效时,安东尼奥古斯丁要求暂缓监禁刑罚,以等候上诉庭的上诉结果,惟遭法官拒绝。
法官表示,被告如果无法缴付5000令吉罚款,将以5个月监禁代替。
根据控状,13名被告是于2009年2月6日下午3时30分,参与在江沙王宫外的非法集会。当时,王宫内正进行霹雳州务大臣的宣誓就职仪式。
较早前,奥古斯丁以13名被告皆是首次犯错为由,要求法官援引刑事法典第294条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轻判被告。
另外,副检查司马斯里则以此案耗费了法庭5年的时间且有其他开销,要求法官作出公平的判决。
马斯里表示,当日所发生的混乱情况,是为了反对一个立法程序,进而引发社会的不安及造成许多破坏,因此,援引刑事法典第145条文来控告有关涉嫌者。
提醒民众罪行严重
法官在聆听了控辩双方的陈词后,在裁决时表示,他作出上述判决,主要是为维护公共秩序和皇家机构的权益,也提醒民众,这是一项严重的罪行。
13名被告随后被还押在打巴监狱。安东尼奥古斯丁在受访时表示,最早将于下周二到太平高庭,上诉暂缓执行刑罚。
前民联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尼萨、行动党霹雳州主席拿督倪可汉及伊斯兰党霹州主席阿布巴卡与支持者们,也出席聆听法庭的宣判。
13名被告分别是拉迪夫曼索(47岁)、苏哈那阿都拉(49岁)、米尔沙非扎(38岁)、莫哈末发兹(26岁)、祖海占(29岁)、伊沙里端(59岁)、阿迪合尔米(44岁)、尤索夫查化(48岁)、伊德里斯(48岁)、莫哈末纳泽尔(48岁)、凯鲁阿兹米(48岁)、莫哈末哈斯里(48岁),以及莫哈末依斯迈(47岁)。
倪可汉指判决重
其中莫哈末哈斯里是一名宗教司,也是政府公务员。
他们因在不同日期被捕,所以当时被分成3批,于2009年8月17日至19日在江沙地庭面控。
另一方面,出席聆听判决的行动党霹雳州主席拿督倪可汉过后对记者说,他觉得法官的判决过重,因此将和辩护律师商讨,以向高庭寻求批准暂缓执行刑罚和检讨地庭法官所作出的判决。
他说,以他从事律师业26年的经验,一般上法律规定最高监禁2年的刑罚,法官都不会作出最高刑罚的判决,除非被告拥有犯罪前科或不良记录,因此他觉得判决出乎意料。
资料档:霹州变天示威拦路阻就职
2008年3月8日全国大选,民联在霹雳州以31席对28席微差胜出,当时就发生了首轮变天惊魂。经过数天互相角力,民联最终得尝所愿组织州政府,保住政权,但随后却多次出现霹雳州政权易手的传闻。
2009年1月25日,国阵巫统波打区州议员拿督纳沙鲁丁跳槽到公正党,使当时民联和国阵拥有的州议席数目为32对27,相差5席,扩大双方的距离。
纳沙鲁丁跳槽到公正党,国阵和巫统迅速展开反击行动,除了把纳沙鲁丁拉回巫统,也拉拢民联行动党的九洞区州议员兼霹雳州议会副议长许月凤、公正党2名行政议员,即美冷区州议员查马鲁丁和章卡遮令区州议员莫哈末奥斯曼。
他们3人退出民联,支持国阵,结果国阵和民联拥有的州议席各占28席,独立州议员3名,惟在3名独立州议员支持国阵下,双方形势变成国阵31、民联28,使国阵在2009年2月初重夺阔别了10个月的州政权,并引发一连串的政治斗争和纷纷扰扰,举国轰动。
向座驾丢石块
变天事件后,时任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尼查拒绝辞职,并要求苏丹解散州议会。苏丹过后委任邦咯区州议员赞比里为大臣。
当赞比里于2月6日在江沙王宫向苏丹宣誓出任州务大臣时,民联和伊斯兰党支持者在江沙进行请愿行动。示威者以肉身拦路,也组成人墙阻挡车子进入王宫,受到警方阻止而发生骚乱和冲突事件,警方发射烟雾弹,并逮捕多人。
示威人潮除了在现场手举旗帜高喊口号,还有几个人躺在道路中央,以肉身阻止朝向王宫的车子经过,镇暴队员最后将横卧在马路上的人拉走,让车子通行。
当王储的座驾要通过人潮时,有人把石块丢向其座驾,场面混乱。示威人潮与镇暴队对峙超过一小时,在王宫内举行的大臣宣誓就职仪式还是顺利进行。
这起骚乱导致数人受伤,警方先后逮捕了13名示威者,并于较后援引非法集会法令将他们提控上庭。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