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今日发文告表示,教育部公布的《2013至2025年教育蓝图》定稿含有贯彻单一源流学校“最终目标”的中心思想,继续通过3个阶段步骤来致使华小、泰米尔小学被边缘化、逐步变质及消亡。
董总说,我国人民热爱国家,为国家纳税,希望国家和人民有美好的未来。因此,人民对政府的施政表达不满心声,要求政府改正不利于人民和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责任,也是民主社会里的人民权利。但是,第二教长的言论思想,与一些种族极端分子发表的“移民论”、“回中国论”、“回印度论”类似,这跟当今世界的多元开放及民主人权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不了解华教需要
董总指出,依德利斯声称教育部事前已作出各项仔细研究,听取超过5万5000名各界人士的意见,包括专家、非政府组织、各备忘录等,才正式推介教育蓝图,但他却掩盖事实,即负责拟订教育蓝图的教育部专案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和全国教育对话会委员会的成员,完全没有包含真正了解华文教育状况的华教人士,没有实地考察华小,反而委任主张单一源流学校制度者拟订《教育蓝图》。
此外,董总说,教育部也拒绝董总备忘录里的绝大部分要求,包括华小董事会主权、制度化增建华小及拨款拨地给华小、师资短缺和培训、政府对改制中学的承诺、拨款及增建华文独中、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等。
因此,董总表示,教育蓝图完全不提发展华小、泰米尔小学的母语教育,反而提出通过3个阶段步骤来致使华小、泰米尔小学被边缘化、逐步变质及消亡。由此可见,教育部的所谓教育对话会或收集民意动作,没有真正体现维护与发展母语教育的诚意。
董总指出,教育蓝图是在实行民族单元同化政策的一个步骤。正如教育蓝图第一章所申明的,它的宗旨在于继承并延续《1956年拉萨报告书》和《1960年拉曼达立报告书》为国家塑造一个新的国家教育体系。这两份报告书就是贯彻“一种语文、一种源流学校”,废除多源流学校和母语教育的“最终目标”。第二教长的谈话,恰恰证明华社对母语教育面对被边缘化、变质及消亡的担忧,是具有充分理由和事实根据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