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在石化新能源趋势改革、国光石化民股石化厂也相继前往中国大陆投资的情况下,国光石化大马投资案顺势喊卡。
不过,考量国内石化投资机会不高,例如国光石化在台中港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投资案,仍面临用水额度无法突破窘境,投资恐破局,海外投资又因页岩气开采掀起的低成本能源冲击,让轻油裂解新投资面临绩效疑虑,国光石化恐怕不久后也将面临存废抉择。
国光石化是在2006年1月26日成立,资本额5亿2600万新台币(约5260万令吉),台湾政府拥有的台湾中油持股43%,53%为民股,其中远东、长春集团为各自持股20%的主要民股。
国光石化曾在2009年8月办理增资100万新台币(约10万令吉);2011年3月再度办理增资2000万新台币(约200万令吉),实收资本额扩充为5亿4700万新台币(约5470万令吉),以寻觅海外、国内高值化投资机会。
报导也指出,为严控费用支出,台湾中油将国光石化办公室迁移至中油信义区总部,董事长等主管由中油高层以不支薪方式兼任,目前帐上现金2700万新台币(约279万令吉)。不过,国内外投资机会迟迟未有进展,存在价值面临考验。
台湾《工商时报》此前曾引述知情人士报导,主导国光石化计划的台湾中油,基于“专业”评估考量,认为以石油为原料的海外投资不符经济效益,因此高达4000亿新台币(约425亿令吉)的边佳兰投资案,已于今年5月6日国光石化内部会议“喊卡”,台湾经济部也了然于胸。
大马未接通知
针对这起事件,柔州大臣署石油及天然气单位首席执行员亚兹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直言,未接获此消息,也没有收到对方的正面回复,且他对该公司在台湾宣布喊停而有所不满。
他表示,台湾中油若决定终止在边佳兰的发展,应首先知会柔州政府,尔后才做出宣布,而非率先向台湾媒体公布。
他认为,若台湾中油基于国光石化内部问题,而决定撤资,这并不会影响边佳兰的发展,以及其他投资的信心。
他指出,政府在拟定边佳兰作为炼油厂及石化工业发展计划时,已列出各种可能性发展及不同的补救方案,随著国光石化计划告吹,政府将为原作为国光石化发展的投资地段重新定位。
“无论如何,我们还没有得到对方的证实,一切都还是未定案,我们必须得到他们的正面回应。”
国油投资计划延迟9个月
台湾中油证实停止在边佳兰的投资方案前,国油也证实在边佳兰的炼油厂及石化工业发展比预期中延迟了9个月,针对此接踵而来的“双重打击”,柔州大臣署石油及天然气单位首席执行员亚兹认为,这并不能相提并论,也不会有所影响。
他强调,国油在边佳兰投资延迟9个月属正常,这不应成为让人担心的课题。
他指出,柔州政府目前和多个投资者洽谈,他们对边佳兰投资项目表示兴趣。惟是否会在边佳兰投资,目前仍言之过早。
自救联盟:如注入强心针
针对台湾国光石化在边佳兰投资案喊卡一事,边佳兰自救联盟代主席蔡平先表示,此消息让人振奋人心,并给该组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感谢台湾马英九总统考虑我们7月到总统府的陈情,这消息对我们来说是一剂强心针。”
蔡平先今日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此消息确实让人振奋人心,并感谢台湾方面做出这样的决定。
此外,他也特别感谢台湾立委田秋瑾,以及各环保团体所给予的协助。
他强调,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询及该组织接下来的行动,他表示,他们将会以台湾詹长权教授对于高污染的研究报告做参考,并将之翻译及修改后,再呈交给国油公司。
“此外,我们也将呈交建议书给柔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卡立,以替代方案取代石化工业。我们可以引进台湾的农业科技或以观光业取代石化工业,以让边佳兰永续发展。”
他透露,该组织的大部分成员还未接获此消息,但他们会在来临星期五的会议上,汇报此结果及商讨下一步行动。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