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新山华社先贤过去一直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但面对对华教不利或不合理的政策时,先贤们仍敢于说不,这就是先贤的智慧。
“我们以务实的方式看待问题,学校需向学生和家长负责,不应用学生的前途和无知走向群众路线进行抗争。身为负责任的领导人和成年人,应该尽量让学生回归教育。”
陈伟雄是于今日出席宽柔学村百年庆新书推介礼上,发表上述谈话。出席者包括宽柔中学第一副董事长童星存、宽中新山校本部校长谢秀权、宽中古来分校校长黄慧珠、韩江三校董事长拿督黄赐兴、总务拿督谢诗坚等人。
他表示,我国本届大选后出现年轻一辈急著冒出头而不择手段的现象,仿佛如中国文化断层时代一样迷失方向,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前人务实办教育的思维还是学校的指导方向。
“我们实际地工作时,不应该争做英雄,也不该争功。如今古来分校创立了八、九年,学生达4600人,但我们从来不出版特辑歌功颂德。”
他指出,过去宽中董事在争取申办古来分校时,是在取得“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点切入才会“铁树开花”,使分校申请工作在3个月内获得批准。
与政府保持友好
他说,在人和方面,该获得马华前署理总会长丹斯里林亚礼、前国会议员张诗登等人的穿针引线,与巫统领袖的良好关系下才争取成功。
另一方面,林亚礼配合宽柔百年校庆,也特别用3个月时间锻练书法,为肃立在古来分校综合大楼外的“宽柔石”提上“宽柔”两字,并于今早由陈伟雄和前宽中董事长林俊民主持揭幕仪式。
陈伟雄指出,上述重达16公吨的大石是从埔莱山发掘,这块大石代表了宽柔学校的软实力,以及中华文化和人情世故的精华。
也是宽中古来分校建校执行员的前校长张拔川指出,华裔国会议员如今没担任部长,对争取宽中第二分校是项不利的因素。
他说,宽中当初能以办分校方式增建一所独中的过程并不简单,当时有赖于林亚礼穿针引线,如今虽然首相已宣布批准董事部设立第二分校,但仍需从头向教育部一步步申请。
再上一堂课逾千校友雀跃
离校多年,逾千名宽中校友带著雀跃的心情回到学校“再上一堂课”,重温求学生涯的点滴。
为配合宽柔学校100周年校庆,宽柔中学与宽柔校友会宽频小组举办了名为“再上一堂课”活动。这项具意义的校庆庆祝活动吸引1089名校友报名参加,共开设24个班级。
阔别校园生涯的毕业校友今日格外兴奋,除了能重温老师的教诲,活动也让他们能够与老同学再相聚。参与活动的“同学”虽然涵盖不同年龄层,但大家对能重返校园的的兴奋,却与小孩无差别,在新山旧罗里关卡集合后,便浩浩荡荡乘搭校车进入校园。
为让同学们确确实实重温校园生活,主办单位安排了集合仪式,让同学一同唱国歌和校歌。虽然离校多年,但这群学生们没有忘记校歌歌词,大家以宏亮的声音高唱校歌。
体育课中的“十节操”是每个宽中生的集体回忆,为让学生回顾从前上课的日子,活动上也安排了体育老师带动全体学生,齐跳十节操。走出社会多年的他们,全都乖乖做体操,场面煞是有趣。
79岁导师重执教鞭
此外,主办单位还安排了检查发型和仪容的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都不合格,但这却是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校规。
值得一提的是,在宽中训导处担任训导老师超过30年的黄逢荣虽然高龄79岁,仍回到学校为学生“再上一堂课”。
这位在校内赫赫有名的训导老师受邀在集会上训话,不忘对学生进行纪律要求,要他们在离开集会地点前排队,按照秩序离开。语闭前还说了“训话完毕”,让全场哄堂大笑。
在没有电铃的年代,学校的钟声都靠学生敲钟。主办单位用心良苦,找到了在1959年负责敲钟的高三同学叶合春(74岁)回到学校,为“再上一堂课”摇向上课钟声。
同学们在9时15分左右陆续回到教室上课,老师们也细心准备了教材和作业,让学生们上课。每位参加活动的同学在下课后获得师长所签发的结业证书,一些学生在“毕业”时还不舍地与老师相拥落泪。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