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日发文告表示,在3584名考取满分的学生中,有1673人(47%)是土著、1275人(35%)是华裔、361人(10%)是印裔及275人(7%)是其他种族。
教育部也以此严正驳斥马青总团长兼前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指只有19%华裔生被政府大学录取,而多数考取4.0满分的华裔没有被录取的指责。
该部强调,当中3545名取得满分的学生已获进入政府大学,这显示99%获得4.0满分的学生已在政府大学获得学额。只有39人或1%考取满分的学生没有被录取,若政府大学出现学额空缺,这些学生将优先获得填补空缺。文告强调,教育部非常关注考取4.0满分的学生,无法被政府大学录取的问题,并希望这些学生能尽快提出上诉。
驳斥固打制
针对魏家祥指教育部2002年宣布以绩效制取代种族固打制,是一种更糟糕的制度,导致华裔生进入政府大学8个重要科系的录取率日益降低,甚至从原本的录取率却骤减至19%。
对此,教育部给予驳斥,并指魏家祥的这项指控是完全不正确的。教育部也解释,39名优秀生无法获得政府大学学额的因由,以及录取学生的标准。
2013/2014年度政府大学录取在7月11日出炉后,引发优秀生进不了政府大学的问题,尤其马华及国大党接获不少在大马高级教育文凭中考获满分成绩的学生投诉。
重申根据绩效制不分种族
教育部大专组重申,政府大学在2002年以绩效制取代种族固打制来录取学生,而政府根据绩效制不分种族、宗教、州属、生活水平及家庭环境地录取学生。
“绩效制作为遴选学生标准,是透明化及专业的,当局不会否决学生的深造机会。”
文告说,效制是以90%学术表现及10%课外活动表现为录取标准。因此,绩效制不能只是看学术表现,也要考量课外活动表现,确保政府大学培养全面的大学生。
文告指出,若学生的绩效不高,但仍申请竞争性科系,如医科、牙科、药剂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医药化学工程、法律及会计及选择受欢迎的大学,那学生将面对极高的竞争,最后可能一无所得。
此外,教育部也解释,政府大学出现双重学额分配,只会在理科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以及理科大学和其他政府大学之间出现。只有医科、牙科及药剂系3个科系,若学生获得理科大学分配学额,其他研究型大学是不能再分配学额给该名申请学生。
至于竞争性科系,如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法律及会计系,理科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可双重分配学额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进入理大或其他研究型大学。
理科大学及其他政府大学则只能在非竞争性科系方面,提供双重学额分配给学生。
教育部今日发文告指出,从2009/2010学年开始,随著理大获选为顶尖大学(Apex),该大学将拥有完全自主权,管理申请、遴选、宣传及上诉等事项。不过,学额分配协调,则将由学生入学管理处、高教部与理大共同处理接受或拒绝分配的事务。
自2012/2013学年,5所获得研究型的大学,即马大、国大、博大、工大及理大,将在学生入学管理方面,获得自主权。学生有机会选择在这5所研究型大学或其他15所政府大学深造。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