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从7月18日起至今午,该处柴油供应仍未恢复,当地渔商公会理事和会员在民众会堂前集会抗议,呼吁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贸消部长及相关部门关注。
霹雳州双礼佛渔商公会主席李水清形容,一旦津贴柴油供应于每月的18日断供后,渔船就被逼犹如“乞丐”般,到其他渔港添油,但即使如此,该些渔港的油站都不愿将柴油卖给渔民。
他说,双礼佛大小渔船约有400艘,随著当地渔业发展迅速,渔船数量不断在增加,但当局并没设法增加津贴柴油固打,导致柴油严重短缺,估计每个月短缺近100万公升。
导致鱼价高涨
该会署理主席李和顺说,由于该处是国内第二大的渔产区,若无法提供鲜鱼,将间接的使市场鱼价高涨,尤其在斋戒月期间,人民须吃贵鱼。
他指出,该会及渔民多次向当局投诉及要求解决问题,但最终都石沉大海,导致该会今天召开紧急会议,集体抗议要当局关注。
依需求量发配 没走私就足够
油站业者指出,贸消部会按照需求量,每月给予油站足够的柴油配额,只要非法走私柴油集团不“攻陷”油站,柴油供应量是足够所需。
一名不愿具名的业者告诉《东方日报》,一般在月头油站都会获得柴油配额,所以月头较少出现缺油情况,反之是月杪则可能会发生。
“贸消部会调查油站周围使用柴油交通工具的数量,以及油站每月的柴油销售量,然后再制定适合的柴油配额给油站。这包括一些与油站有合约的运输公司,贸消部也会记录运输公司旗下柴油发动交通工具耗量,而运输公司所须的柴油量,也同样计算在配额内。”
他续说,走私集团一般会“专攻”某个汽油品牌,如某个品牌被选定,那么该品牌的油站就会被“攻陷”,造成这个品牌在这个月内出现出现柴油短缺,但其他品牌的油站则无这样的情况。
业者指出,于两年前,贸消部“静悄悄”展开取缔行动后,雪隆地区的柴油走私已不再那么猖獗,而且走私集团也不敢在雪隆区的油站“打油”。
“贸消部在雪隆区严打柴油走私,所以走私集团都不敢贸然行动,都在观望情况。再者,因为雪隆地区90%的油站都装有闭路电视,而且都是对著油枪摄录,所以贸消部能透过闭路电视录像,得知油站顾客添油时的情况。”
设系统连线
他透露,甚至国油公司的油站都有系统连线,即总部可以得知各个油泵的情况,即若出现添油量异常,可即刻察觉。
他说,限制配额能有效控制柴油走私问题,但对于民众而言是有一定的不便之处。如一旦柴油短缺,油站就会限定添油量,如一辆轿车一次只可添50令吉的柴油,造成无法填满车辆的油箱,而车主又要到其他油站添油。
“或者一辆在槟城注册的罗里,去到其他州属它就无法一次过添满油,同样要在途中到其他油站添油。”
部门开会商讨津贴柴油对策
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执法队伍今年在410宗案件中,充公总值445万令吉柴油及汽油,打击走私津贴柴油舞弊的跨部门也将在近日内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贸消部执法组组长莫哈末罗斯兰表示,该部大多的行动是针对国内各州的油站,所以大多处理是涉及油站与外界的舞弊案件。
他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透露,目前当局鉴定较常发生情况的地区是工业区、边境及港口附近的油站。
他说:“我们的权限是来自《1961年管制品法令》,我们有权充公该油站所有的汽油及柴油、贮油站、业主的座驾及任何被怀疑涉及舞弊过程的物件。”
他解释说,打击津贴柴油舞弊是许多部门与贸消部合作,贸消部是与警察、警察普通部队(PGA)、海事局、关税局、防走私组等机构联手合作。
“我们不断在监督津贴柴油的情况,也一同携手采取行动,包括他们逮捕到嫌犯后就会交给贸消部。”他表示,贸消部也和反贪污委员会合作,而反贪会主要专注于嫌犯尝试贿赂执法官员、官员受贿等情况。
他说,各涉及单位所组成的跨部门委员会已经重新启动,并将在近期内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才能更有效打击国内津贴柴油舞弊的问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