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委会指出,国内走私津贴柴油的情况令人担忧,因为这涉及石油公司内的特定人士、油站业者、渔业公会以及油槽车司机之间的共谋。
“国内贸易、合作社及消费人事务部按照州及县的需求,每个月发出柴油固打给油站业者。不幸的是,一些油站业者向当局作出虚报,以取得额外的固打,这些业者也与油槽车司机共谋。”
捕鱼业者也涉案
反贪委会发现,一些受贿的油槽车司机将柴油运送到其他地方或油槽车,为了避开石油公司的耳目,油槽车司机都会关掉车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避免当局追踪他们的路线。
反贪委会说,在柴油津贴下受惠的捕鱼业者也涉及柴油舞弊行为,渔业公会当中有人与这些非法集团狼狈为奸,将柴油运送给其他人,并相信这些涉及者获得酬劳。
“调查结果显示,有油槽车司机在石油公司及购买者不知情下,偷偷将柴油转售给其他人,他们将油槽车暂停在特定的地方,然后将柴油转移至其他油槽车或防滑油槽。”
调查也发现,涉案者曾经试图贿赂执法人员,要求掩盖这些非法行为。同时,除了用油槽车走私柴油之外,非法集团也使用接驳运载走私的柴油。
反贪委会指出,由于外来市场的柴油市价及需求量很高,导致跨境柴油走私的问题,不法集团将柴油出售给邻国的举动,成功吸引泰国及菲律宾的批发商,因泰国的柴油售价为每公升3令吉25仙,菲律宾的售价则是3令吉18仙。
难分辨津贴柴油
反贪委会强调,尽管贸消部执法人员积极与反贪委会展开取缔行动,不过,基于当局并未采取措施或加入化学物以分辨津贴柴油及普通柴油,导致他们在取缔行动中难以分辨津贴柴油,而令柴油的走私一再发生。
上半年查16案 逮捕28人
大马反贪污委员会透露,2009年迄今,共开档调查112宗津贴柴油走私案,逮捕138人协助调查,并提控29人。
截至目前,反贪委会所取缔的柴油价值达200万令吉,被撤销的柴油津贴执照高达300万令吉,并在取缔行动中取得3万6500令吉的罚款。
反贪会强调,以上的款额都是执行取缔行动时所估算出来,并不反映国内所有柴油走私的价值。
3人被控上庭
其中,今年首6个月中,共开档调查16宗相关案件,9宗涉及公众人士、5宗涉及私人企业界职员以及1宗涉及公务员。同期共逮捕28人,其中3人已因贿赂而被控上法庭。2009年,反贪委会共开档调查4宗相关案件,一名商人在1997年反贪污法令第11(b)条文下,被控上地庭。
反贪委会是针对日前的柴油短缺课题发表文告指出,2010年共开档调查36宗案件,并逮捕36人协助调查,当中包括海事局官员、大马皇家海军军人、公众人士以及私人企业。
“一名商人及一名公众人士在1997年反贪污法令第11(b)条文及2009年反贪委会法令第17(b)条文下,被控上法庭,他们共面对6项控状。”
2011年,反贪委会所开档调查的案件达25宗,并逮捕24人,包括7名公务员、4名公众人士以及11名私人企业职员,并提控7人。
反贪委会于去年共开档调查31宗相关案件,其中14宗涉及公务员、7宗涉及公众人士以及10宗私人企业职员,并逮捕49人,提出8项控状。
此外,反贪委会副首席专员拿督苏克里也确认,确实曾接获民众投报有关柴油短缺的问题,惟反贪委会只能调查涉及贪腐的问题。
他促请民众,一旦与发现柴油短缺相关的贪腐问题,立即向反贪委会作出投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