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下一代对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蕉赖扶轮社在今年3月开始,陆续在隆雪4间华小安装该系统,包括安邦新村华小、沙登公民华小、吉隆坡循人华小与康乐华小,而扶轮社代表兼系统设计师卢宝得表示,此系统有两个主要功能,分别是为校方节省用水量与水费,以及让学生认识到珍惜水源的重要性。
厕所用水量最高
“以安邦新村华小为例,我们先实地勘察哪座校舍可以收集到最多的雨水,并选中一座4层校舍,平均3000多平方尺的屋顶面积,每月预计可收集到3600公升的雨水量。”
他指出,收集雨水的屋檐也设有滤网以阻止叶片或沙石流入蓄水槽,而雨水沿著大型水管排到蓄水槽之前,也会经过沉淀法把剩下的沙石与杂质、树叶排出,最后进入4500公升容量的蓄水槽。
“而雨水送入厕所的输水管时,会先经过3个过滤系统,首先是各种沙石组成的第一层滤水器,负责过滤细小的沙石与污垢等;第二层滤水器以活性炭过滤袋负责,可清除难闻气味、石棉、水银、铅、重金属及化学物;第三层滤水器则以紫外线消毒,清除细菌、病毒、霉菌及原生生物等。”
他补充,过滤完成后的雨水将送往该校舍一共8间厕所,毕竟厕所是学校用水量最高的设施,也可以让校工取做灌溉或洗涤工作。
他日前协同蕉赖扶轮社社长严素梅、社员黄观友、安邦华小校长谢惠英、学生事务副校长蓝祥月、课外活动副校长郑美美,向《东方日报》解释“收集雨水循环系统”操作方式时,如此表示。
询及进入干旱期是否会影响安装系统的校舍供水量时,卢宝得解释,该校舍一共有两个蓄水槽,如今经过改装后,调低了雪州水供公司的供水量,大约负责两个蓄水槽的50%供水量,因此循环雨水不足时,也可以由自来水辅助。
“如此一来,预计可以为学校省下近50%的用水量,惟我国水费一向低廉,虽然每月水费开销数额没有非常显著的下降,可长期来看还是一笔可观的数目;而此系统由国际扶轮基金、蕉赖扶轮社、台湾员林中区扶轮社,以及各校董事会联合出资,4间学校预计花费近7万令吉。”
他强调,他们把位于底层的蓄水槽用篱笆围起,并在外围放置图解,让学生可以了解系统的操作过程,而这也已经成为该校教学课程的一部分。
安邦新村华小校长谢惠英除了感谢蕉赖扶轮社等单位的捐助,也认为此系统将成为该校其中一个“特色景点”,也可以融入学校的教学课程里,让学生实地了解收集雨水的好处。
“现在全球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因此学生更有必要了解雨水循环再用的概念,以前我们也曾经进行收集雨水的活动,放置大水桶收集并准备各种勺子让学生与校工可以用来洗涤或浇花,惟最后却变成学生欢庆‘泼水节’的工具,因此我们之后也不再推行。”
她补充,校方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宣传环保概念的活动,包括收集干电池运动、清理周遭环境的“环保行”、环保服装表演、甚至是自制酵素,让学生充分了解环保的概念。
“我也建议设计师可以在厕所设立信号灯,让学生了解如今使用的是来自再循环雨水,还是自来水,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为此系统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