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地,新加坡环境署已特为iPhone手机用户开辟apps(http://gg.gg/6u8k),一目了然找到空气污染指数。
再细找大马环境局是否有空气污染指数中5种污染物介绍时,只有一份世卫组织的2005年、长达22页文件(http://gg.gg/6u8j),晦涩难明。而卫生部只发布一份如何防治烟霾、健康小提示的小册子,但最后的更新时间是2012年4月(http://gg.gg/6u8h)。
在如此窘局下,要如何为人民建立真正的空气品质观念?人民在烟霾下如何掌握最新资讯来自保?
那么就直接拨电询问气象局,但对方要求书面致函提问,翌日再答,不允电话即时作答。
若要找部长来跟进烟霾回应,我们才想起5月中才出任天然资源及环境部长的拿督巴拉尼威。但他在20日(周四)晚上才发文告,也通过手机短讯答复《马新社》的询问,都是单方面发放资讯。直至21日(周五),他才与环境局总监到重灾区麻坡聆听灾情汇报。
但新加坡长官已在周四(20日)已飞往印尼商讨如何应对霾害。当时印尼的人民福利协调部长阿贡拉索诺则大斥新加坡“像小孩般大吵大闹”,之后还闹出新加坡欲资援灭火,印尼谢绝;新加坡要点名法办烧芭种植业者,印尼外长马蒂斥“多馀”。
新印骂战大马冷观
当新加坡与印尼两国就霾祸闹出外交隔空骂战时,也是受灾国的大马立场在哪里?
巴拉尼威只会迟至下周三(26日)飞往印尼聆听灾情、研究对策,并声称大马不宜干预他国内政,也不宜法办他国的肇祸烧芭的种植业者。
换言之,新印两国火热交锋,大马政府彷如隐身幕后。
虽然印尼外长马蒂透露也有接获大马外长阿尼法的电话,但只是讨论灾情。而首相纳吉也有针对烟霾发言,但都是通过推特发布,例如上周一(17日),他劝请人民要多喝水,保重身体、18日说四国部长即将开会商讨对策、20日时则说应对霾祸预防胜于治疗、21日时则说学校关注学生安全健康,皆是“善意提醒”。
只是周三(19日)内阁会议时,纳吉有建议在大马种云制造人造雨,但源头在印尼,大马下雨洗涮烟霾也于事无补。
印尼每年发生林火,烟霾跨境“排污”污染东盟多国,或许大马人民已习以为常了,但不能不理经济损失,以及这场灰霾蚕蚀国人健康的成本代价。
印尼自家也拒绝签署东盟跨境烟霾协定,扑救林火灭烟也有心无力,但大马又有何防控预案?
检验政府应急能力
烟霾问题年复一年,互指矛头游戏周而复始,灰霾罩天已非是一国之灾,而是跨国之祸,如果印尼已尽绵力扑灭、大马要照顾友邦,不宜出面指责,但至少让人民得到最快速、最简易的霾害资讯。
这次霾祸降临,不巧遇上刚诞生一个月的大马新内阁,多名部长新上任而不谙部门事务,虽说“情有可原”,但政府机构却也闹官僚,其实就是新政府整体的应急能力的反映,这也反映出政府是否以民为尊。当官方应急时慢半拍、慢热、爱打哑谜,或是迷一般地神秘隐身起来时,大马人在危机“霾伏”下,还要面对种种乌烟瘴气时,可真自叹倒霉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