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纳吉不同于阿都拉。目前,未有迹象显示纳吉面对党内压力,而敦马哈迪与敦阿都拉也开声认同。未来如何,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届大选,纳吉以党魁和雪兰莪州主席之尊,仍无法重夺雪州政权,还丢失6个州席。副手兼副帅拿督斯里莫哈末再因,也在雪邦国席败选。
登嘉楼的战绩也不理想,仅以微差2席勉强执政。纳吉的家乡彭亨,巫统的堡垒柔佛都丢失一些国州议席。
不过巫统在吉兰丹则有一些收获,削减伊斯兰党的州席数目。
重夺吉打归功双敦
最令纳吉告慰的是,重夺吉打州政权。这归功予“双敦”超级助选员,敦马哈迪和敦达因。两人在选前已积极走动,马哈迪更全力保送儿子拿督慕克里兹,最终获胜及当上州务大臣。
巫统战绩并不如预期的理想。惟,他强调,巫裔支持率已回流,城市选民也略见转态支持国阵,但上演所谓的“华人海啸”。
《马来西亚前锋报》周二封面报导“华人还要什么?”,质疑华裔支持反对党,从种族角度议政,引起极大反弹。政治分析家认为,华人海啸的说法不能成立,因为选票证明,许多马来选民也在支持行动党的候选人。
巫统最迟9月党选
巫统为了备战大选,展延原定2011年举行的党选,但最迟须在今年9月党选。未来4个月,会不会迎来另一场厮杀战?
预料种族本位主义将在未来数个月成为焦点。若处理不当,在巫统党选期间会发酵,破坏和谐的族群关系。
值得一提,党选的游戏规则已经彻底改变,调低竞选高职的门槛。但,最关键的是中央代表人数,从2510人增至14万6500人。有投票权的人数,也随之增加。
新法则之下,派系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变得更模糊。凸显区部和支部领导层的重要性,降低金钱政治运作和派系利益交换模式。
纳吉在党内处境,我们可留意数个可能影响走势的“关键发展”。
开第一枪者,是谁?参照上届例子,308大选后隔天,马哈迪立即炮轰阿都拉,点燃各地“倒拉”战火,最终柔佛巫统客气地要求阿都拉启动“权力移交计划”。
505选举后第二天,马哈迪在布城办公室召开记者会,语调和态度没有5年前激烈,并维护纳吉,表示只要巫统支持,纳吉不必下台。
阿都拉今天也罕见地发表文告,支持纳吉继续领导。
有分析指,敦马的态度或许与慕克里兹受委吉大臣有关。纳吉与敦马的互动关系,比阿都拉与敦马的友善。当年敦马极度不满阿都拉的女婿凯里,大选前紧咬“四楼精英”不放。敦马的态度立场,令所有不满阿都拉者找到庇护所,凝聚成一股“倒拉”力量。
未见“倒吉”迹象
迄今未见“倒吉”迹象。或许党内有些暗流,但不至于冲击纳吉的领导地位,除非资深领袖或元老登高一呼,开了第一枪之后,局势将迅速变化。
虽然大选成绩不尽理想,纳吉或许要向党内不同派系进行更多协商,不至于仰人鼻息,但也可能要看党内鹰派脸色。除非鹰派势力抬头,党内矛盾将恶化,上演激烈党选,甚至逼宫,纳吉的优势或逐渐消失。
巫统署理主席慕尤丁的动向也值得关注。他已多次表达效忠,会否重复效忠论是评估未来走势的重要指标。效忠也分为效忠党领袖,抑或效忠党,甚至忠于党意基层声音。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