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选举监督员报告
民主及经济事务研究中心(IDEAS)首席执行员旺赛夫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CPPS)主席丹斯里拉蒙纳瓦拉南,今早将选举监督员中期报告提交给选委会秘书拿督卡玛鲁丁,他们之后召开记者会公布监督结果。
报告除了谈到8个在提名至投票期间所观察的问题,也触及不褪色墨汁和幽灵选民问题。
报告认为,选委会主席丹斯里阿都阿兹和副主席拿督旺阿末针对墨汁可被洗脱、没预期般快干的解释欠缺说服力,进一步让选民怀疑选委会。
针对外来选民被安排到特定地区投票课题,报告认为,这一切源自于选民册不干净,而且监督委员会也无法确认,究竟一些被指责的外国人是真正外国人,还是貌像外国人的大马公民。
他们对竞选期间发生连串爆炸事件也感到担忧。
这份涵盖6个章节的报告多数课题都指向选委会,指选委会缺乏一套解说系统,各种解说及作风,包括旺阿末对民联领袖不客气,选民册的廉洁度解说欠缺说服力,才引发人们对国阵之友安排专机将东马外人载送到西马投票的担忧。
两个研究中心皆针对根本问题,特别是选区划分及政府机关打政党问题表示关注。
旺赛夫举例,布城国席1万5791位选民与雪州加埔14万4159名选民,同样选出一名议员,可是两个选区的选票比例是1:9。
永久居民变选民
“1973年以前,各个选区的选民人数不能相差查过15%,如今我们会看到一些政党可以夺下较小的选区,可是选票比例却有差。结果导致候选人赢得了议席,却输了选票的事情发生。”
拉蒙同意这个看法。他续称,人们在聚焦选委会时,也必须了解到一些事情不在选委会的权限下,例如许多永久居民(红色身份证)何以转换为公民(蓝色身份证)之后申请成为选民的问题,内政部或国民登记局有必要解释。
旺赛夫提到,民联要注册为一个联盟时受到百般阻扰,反观在1987至1999年,当巫统重新注册时仅花了数天时间,而且提名日前48小时行动党收到社团注册局不承认该党中委会的信函,也引起民联恐慌。
报告也指出,监督员无法确认究竟每位候选人的开销是否超过选举法令的规定。此外,法令也缺乏对看守政府权限的定义,导致正副部长仍享有特权。
报告说,本届大选大打族群牌,包括通过手机短讯、电子媒体宣传及平面媒体封面报导,煽动马来人以为国阵输掉将让华人掌权。报告认为,纳吉在5月6日提出国家和解及谴责极端主义的言论是必要可是来迟了。
杨元庆建议非政党华裔入阁
亚洲策略领导研究院主席丹斯里杨元庆认为,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必须重视在内阁必须要有华裔代表表达看法,因为在多元国家里,族群声音失衡是不健康的。
他表示,朝野政党在各别阵营的议员族群比例都应该平衡,所以纳吉可考虑委任东马的华裔议员,或以委任上议员的方式,安排一些华裔非政党人士入阁。
“就好像首相委任拿督斯里依德利斯,我觉得可以委任一些非政党人士成为部长。”
杨元庆今早是在出席第13届全国大选选举监督员中期报告的记者会后,受询及华裔在国阵的比例及国阵流失华裔选票的课题时说,国阵有必要检讨及了解为何90%的华裔选民这次选择集中投票。
他解释,华裔集中投票是对于一个已执政长达40、50年的政权失望的问题,并非纳吉在过去4年的表现。
他赞赏纳吉在过去4年致力改善华裔问题,比历任首相做得多。
杨元庆表示,一些巫统领袖因为长期争取华裔选票,结果选举成绩出炉后并不理想,才发表华裔不懂感恩的言论。“这种想法很正常,可是华人有投票的自由,不应该指责华人不感恩。”
包容政策挽民心
他续称,亚洲策略领导研究院去年进行的圆桌会议已鉴定了一些华裔关心的问题,包括一直没有受到公平对待、歧视性的教育和经济政策等。
他促请纳吉在未来必须施行更包容的政策,继续接触人民,此举才有助于挽回华裔的信心。
选委会在本届大选一共委任5个非政府组织监督半岛选举,除了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还包括经济事务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独立调查中心和大马残疾人士联合会。他们安排了325人监督半岛99个国会议席,及前往监督法国、瑞士、美国、香港、英国和阿拉伯海外提前投票过程。
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中心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的完整中期报告,可通过官方网站下载。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