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纳吉第一次以巫统和国阵主席身份领军迎战大选,以党魁之尊接受大选洗礼,面对选民,特别是巫裔的考验。
本届大选巫统上阵119个国和338个州议席,拿下88国241州。上届大选巫统竞选117国和336州,取得77国240州。若从表面的数据看,巫统增加11国席(+8.13%),州席则只微增1州席(-0.12%)。
“双敦”站台夺吉
巫统从伊斯兰党和人民公正党手中夺回一些国席,伊党折损率比公正党多。巫统最大的成就是重夺吉打州政权,由拿督慕克里兹担任州务大臣。
米乡的佳绩让纳吉有可展示漂亮成绩单。惟,纳吉不能完全邀功,吉打的胜利由党内外两大因素促成,其中党内占的比例较大。
巫统在吉打有“双敦”超级助选员协助拉票站台,这两名元老都来自吉打。马哈迪和达因过去一个月已开始走动吉打,为巫统铺路,特别是敦马更在候选人的部署上发挥影响力,打点儿子的州内阁阵容。
双敦把巫统内部派系的矛盾的伤害降到最低。纳吉意识到双敦的贡献,投票前夕宣布若重夺吉打,慕克里兹将出任大臣,安抚敦马派系的焦虑。
爱将落败冲击纳吉
此外,巫统多位领袖败选,如原任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拉惹侬仄、两名弃州攻国准备出任部长的大臣和首长拿督阿都干尼和莫哈末阿里、两名完全不同思维的中生代领袖拿督赛夫丁(开明)和博安(保守)。
纳吉亲自坐镇的雪兰莪,不仅无法取得更大的突破,反而丢失6个州议席,从18席减至12席。拿下的国席则有4个,惟纳吉的爱将拿督斯里莫哈末再因(雪邦国席)则以1104张多数票落败,上届大选他的多数票是4849张。
莫哈末再因是纳吉的钦差大臣,扮演副帅角色。他的落败冲击纳吉在雪州的领导威望,也影响党员对纳吉的评估。
另一方面,巫统在吉兰丹取得不错成绩,赢得12州席,比上届的6席翻了一倍。这是纳吉和丹州主席拿督斯里慕斯达法多年努力的成果。
不过,巫统在登嘉楼则差点丢失州政权。国阵只以微差2席勉强保住执政权。民联胜出的州席从2008年的8席增至15席。这是登州巫统内斗的必然结果,纳吉疲于调解拿督阿末赛益和拿督伊德里斯两大阵营的矛盾。
巫统在大选时让出两个国席给土著组织上阵,主席依布拉欣阿里上阵巴西马(巫统候选人退让)和副主席朱基菲里攻打莎阿南(以国阵之友身份),都以大幅度票数失败告终。
土权无法为巫统加分,不仅令印裔方案,华裔抗拒,也流失许多巫裔选票,得不偿失。巫统必须与土权明确切割,恶评如潮的土权,无法在理性的多元社会取得立足点。
纳吉当先最迫切的课题是,如何组织内阁?怎么重新分配资源,将分歧降到最低。他必须善用组阁的绝对权力,在党阀之间取得平衡,在争取与释放资源中安插心腹卡位,为不久后的党选做准备。否则,赢了大选,输了党选,一切都成空。
反风刮不进乡区
505大选结束后,许多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何这场大选换不了中央政府?
撇开金钱政治、不褪色墨汁褪色、幽灵选民等选举作弊疑云,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在城市地区所刮起的反风,并没有像许多人所预期那样,深入乡村地区。
民联成员党当中,民主行动党在槟城、霹雳、雪州、森美兰等州属狂风扫落叶般横扫所竞选的席位,火箭更在国席方面赢得38席,比上届大选的28席,多出10席。但公正党及伊斯兰党的表现,就不如行动党般亮丽。
我们不能像一些政客般,草率地将这个结果归咎于“两种族制”,因只要从各党所赢得的议席分析,就可知道所谓“马来票回流国阵”的说法并不尽然正确,否则民联所获得的总票数比率,绝对不会超过50%,民联整体所赢得的席位,也不会比上届多出7席。
至于公正党的整体表现,该党共赢得30席,比上届大选的31席少了1席;伊斯兰党则赢得21席,比308时的23席少了2席。虽然这两党的国席总数稍微减少,至少仍保持上届大选的格局。
但伊党在执政吉打时的差劲表现,无疑成为民联的致命伤,所以也让民联在本届,无法一鼓作气结合各州属各阶层的支持力量,以赢取布城政权。
前吉政府表现不佳
伊党所主导的吉打州政权,在这次大选又重新落回国阵手中,不能完全归咎于选举不公,因为民联吉打州政府的表现,过去5年来确实招来许多批评,也在这次大选连累民联在吉打州的多个国席失守。
所以,虽然民联在柔佛取得空前突破,赢得5个国会议席,但已被吉打所流失的席位数目所抵消。
若与2008年大选相比,民联当时在吉打一口气拿下州内15国席中的11席,其中伊党占6席,国阵只得区区4席。
但是本届大选,连一些原本被视为民联堡垒的议位,也不幸输给国阵,甚至连大将如署理主席莫哈末沙布也在本同爆冷落马。这次民联在吉打州所赢得的国席总数剩5席,其中伊党只剩副主席玛夫兹独撑大局,国阵赢得余下10席。
若不是民联前朝吉州政府施政上让选民不满,民联在本届大选的成绩相信会更好。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