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党无法捍卫308赢得的政权,由多项因素造成,其中伊党吉州主席拿督斯里阿兹占和署理主席拿督巴罗拉兹在党内的斗争表面化,较后又上演逼宫事件埋下分裂契机,再加上党内领袖分歧,基层领袖对原任大臣在处理伊教事务课题的不满,都是这次变天的因素。
内部问题,领袖之间不够合作,缺乏基层的支持,也让伊党多名候选人在原区失守,败给巫统候选人。
一党独大引反弹
不过,该党一些领袖认为,真正的败因是伊党没有和其友党,即公正党和行动党领袖之间建立起公正、可信赖度的桥梁,反而制造一党独大的形象,欠缺协商精神及无顾成员党之间的感受。
伊党在今届大选中竞逐24席,不过只赢取9席,当中有多个属于伊党强区的地盘也失守,令该党始料不及,除了归咎于巫统玩手段外,也认为这些选区上届支持伊党的华人票也流向国阵巫统,造成伊党饮恨。
马来票在投票前并不明朗,反而皆沉默,保持低调,无法令人猜透走向,也让伊党无法掌握住马来选民的投票心理。
虽然伊党惨败,但是其友党行动党却是本届大选的赢家,角逐2席皆告捷,取得100%的胜利,但也无助于伊党捍卫政权,只能是个人荣誉。
马华民政失意
至于公正党,今届大选只赢得4席,而这4席皆为混合选区,华裔和印裔选民都是造王者,协助公正党在峇甲亚兰、西塘、鲁乃及武吉士南卯取得胜利,但同样无助于伊党取得政权。
反观,本届大选的失意政党马华、民政党和国大党往后何去何从,是否继续留在国阵旗帜下为民提供服务,还是暂时的偃旗息鼓?
为何华裔不支持马华及民政,说穿了,除了广泛认为这2个华基政党无法制衡国阵的一党独大外,马华总会长的负面形象也让华裔反感。
印裔票回流有限
这次的大选,马华角逐2国4州,但是国席皆败北,尤其是5届亚罗士打国会议员拿督斯里曹智雄在寻求捍卫时也翻船,败给上届挑战他的公正党候选人魏晓隆。拿督王赛芝也无法在巴东色海国席守城,遭公正党苏仁登击败。
至于4个州席,马华的梁荣光在峨仑蝉联,而蔡通易在居林成功收复失地,但峇甲亚兰和哥打达鲁阿曼再次成为马华心中的痛。
此外,民政党竞选的2个州席也败北,上届赢获的德卡区遭行动党候选人屠龙,而西塘区州席也败给公正党。
归根究底,这4个属于华裔选民较多的混合选区,并非是候选人素质不佳,而是反风高涨,绝大多数的华裔选民在这次大选中依然倾向民联,造成马华民政饮恨沙场。
印裔选票纵使有回流,也无法协助国大党收复城池,其中武吉士南卯的多数票为530张,但在鲁乃州席,多数票则高达9000多张,明显该区印裔票回流有限。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