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要成熟,这次已是第13届全国大选,若我们在思想上还停留在60年代,即表示我们的民主的基础建设、科技和参与民主的醒觉已经成长,可是思想上还是落后。”
“带小孩竞选就是让小孩曝露在高风险的地方,竞选时期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大家粗言粗语、互相讽刺,一些不受控制的人会辱骂人家,如果小孩因此学坏,父母不可怪罪于小孩,他们只是有样学样。”
他补充,在其他法令下也已禁止小孩出席游行活动。
他也劝请各阵营支持者,在士气激昂的同时应该保持礼貌,应该互相尊重,勿销毁或烧掉政敌的海报。
旺阿末是今日在选委会召开记者会时,也强调选民可自由穿戴有“BERSIH”、“Anti Lynas”、“Ubah”或“1Malaysia”的衣饰进入投票中心,但不能穿上有政党标志和政党名字的衣服。
可穿净选盟衣服
他说,“一个大马”或“乌巴”都是政治口号,而从穿上净选盟的衣服都是个人的权利。
“投票日当天,每个选民都能自由表达自己支持的政党,只要不是政党名字和标志都可穿戴,可是政党观察员则不可穿戴这些衣物。”
旺阿末被问及行动党大山脚国会选区候选人沈志强昨天揭露,选委会禁止选民在投票提名当天,穿戴净选盟和反稀土的衣服进入投票中心一事时,如是澄清。
另一方面,针对有指候选人接受外国竞选资金一事,旺阿末表示,选举法令没有相关条文,可是他呼吁若发现有候选人或政党接受外国资金,可立即向反贪会或警方投报。
“天下没白吃的午餐,没有任何国家会喜欢被其他国家插手选举事宜,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
遵守协议 观察员应自律
选举委员会副主席拿督旺阿末呼吁选举观察员坚守早前与选委会签署的协议书,勿干扰选举官或参与政党竞选活动。
他指出,就如提名日当天,雪州就有一名观察员在提名中心内“过分热心”地走动,干预和访问选举官,较后也因此被选委会警告。
“签署协议书的目的是确保这些观察员不会干扰大选成绩,不要让人觉得带了通行证就能为所欲为……请遵守签署的协议,他们能在那里观察和记录,可是不能干预选举官。”
2人冒充观察员
他也呼吁观察员勿在竞选期间参与竞选活动,因他们本应是无党派的,以免破坏观察员应有的形象。
旺阿末透露,提名日当天吉兰丹州也发生两名冒充选举观察员的事件,他们自制通行证但最终被发现,并在道歉后获得警方口头保释。
他坦言,或有人会在投票日当天趁乱冒充观察员混入投票中心,但由于人数不多,选举官都知道该区观察员的身份,很容易被发现。
选委会此次共委任17个本地非政府组织监督第13届全国大选,其中5个来自半岛、9个来自砂拉越和3个来自沙巴。
他指出,选委会此次发出1176张观察员通行证予这17个组织的成员,他们在选举期间都会穿上印有“PRU13”字眼的白色衣服。
“这些选委会批准的观察员可以进入投票中心监督竞选、投票和算票情况。”
另外,选委会也已通过外交部邀请东盟国家观察员来马监督第13届全国大选,每一个国家只能有7人前来,但一些国家希望能派50至70人来,无论如何,选委会将在下周公布人数。
提名后退选 选票不作废
选举委员会副主席拿督旺阿末表示,候选人公开宣布退选是个人权利,但在法律下阐明,一旦选举官宣布为合格候选人后,他们的名字都会印在选票上,获得的选票也算数。
他今日召开记者会时表示,这些都是政党内部的问题,就如昨天在彭亨州,以独立人士身份上阵乐巴州议席的公正党彭亨州联委会副秘书卡玛查曼宣布退选,并呼吁选民支持公正党候选人杰菲里加巴一事。“可是选举当天,若有人投他一票,那张选票还是算数。”
他说,选委会已废除在1981年选举条规下,允许候选人在提名日后3天内退选的条文。“即使是一对一的选区,其中一人宣布退选,选举官也不可以宣布另一名人选不劳而获。”
针对行动党沙巴斯里丹绒州议席候选人陈泓缣指自己在选委会官网上被“除名”一事,旺阿末强调,一切以选举官所宣布的为准,官网上的技术问题不会影响最终印出选票资料。
“我们有222国会议席和505个州议席,选举官可能在记录上出错,法律最终是取决选举官在台上的最终宣布,网络技术问题不会影响。”
截至目前,选委会还未统计最多独立人士使用的竞选标志,旺阿末表示,选委会准备约30个标志,通常最常被使用的是“锁匙”的标志。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