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多角战或多或少不利于朝野政党候选人,但根据上届大选结果,110名竞选国州议席的独立人士候选人当中,仅有两人成功攻下州议席,其中有87人更因为得票未达标而被没收按柜金。
这也意味著在308大选当中,每5名参选的独立人士当中,就有4人因得票低于选区所有候选人总得票的1/8而失去按柜金,因此独立人士过多也未必能够主导选情。
本届以独立人士名义上阵的人数有270人,比上一届大选的110人高出1.5倍,除了打破了不少人的如意算盘,也让媒体和选委会官员疲于奔命,工作量加倍。
选委会进帐提高
根据选委会昨日公布的统计,此役有579名候选人攻国席,独立人士占79人(13.6%);攻州议席者则多达1321人,其中独立人士占了191人(14.45%)。
选委会规定,国会议席候选人需缴交1万令吉的按柜金及5000令吉的竞选物品按柜金,而州议席候选人则缴付5000令吉的按柜金及3000令吉的竞选物品按柜金。
以此推算,选委会在是次大选估计接获1239万5000令吉的按柜金,竞选物品按柜金则大约是685万8000令吉,其中由独立人士贡献的按柜金就高达174万5000令吉,他们所缴交的竞选物品按柜金则是96万8000令吉。
换言之,选委会目前所收集到的候选人按柜金与竞选物品按柜金总额估计是1925万3000令吉。
一旦竞选者票数无法达标或在竞选期结束后没有及时将宣传物品拆走,这些按柜金和竞选物品按柜金就会遭到选委会没收。
因此,在本届候选人大增的情况下,选委会的最终进帐料将增加。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