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秘书长拿督诺鲁艾努根据大马皇家警察的数据显示,过去3年的儿童虐待案件每年增加,分别为2009年的2789宗、2010年3257宗及2011年则3428宗。
调查也发现,父母是儿童最主要的施暴者,在2011年共占44.3%,其中母亲竟是最大的施暴者,占25.4%,而父亲则占18.9%。
相比男童,女童比较容易成为施暴者的目标,2011年共有2175名女童成为虐待案受害者,而男童则有1253人。
诺鲁艾努表示,虐待案的增加不一定是负面,反而显示出大马人对儿童虐待的醒觉日益提高,并懂得积极向警方、社会福利局或相关单位投报。
她说:“我们应改变思维,以正面态度来看待虐待案的增加,这代表妇女部已成功宣传及推广人民对儿童虐待的醒觉,投报案才会增加。”
诺鲁艾努今日为“儿童保护大会”开幕后指出,其部门在2007已设立“阳光热线”15999(Talian NUR)并在2010年设立“儿童专线”(Child Line),让儿童拥有平台直接联络该部作出投诉,而这两个热线至今已接获7331通电话,每月平均接获约410通电话。
母虐儿机率较高
针对母亲是最大施暴者一事,她表示,如今的女性通常有两个角色,在外职场拼搏之馀,也要在家照顾孩子,这导致母亲虐待孩子的机率比较高。
她认为,社会人士在家庭暴力上扮演重要角色,一旦发现隔壁家父母虐待孩子,须立刻向当局投报,阻止虐待案的发生。
另一方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马代表薇薇娜表示,一般的调查通常都指家庭及学校是儿童最安全的地方,但事实上家庭及学校却是虐待案常发生的地方。
她说,身在家里的儿童通常不会发现被父母虐待,并认为这是正常的事,直到他们与朋友或其他人聊天后才发现,父母的行为是不正常的。
她认为,除了儿童保护法令及其他醒觉运动,儿童也必须被教导如何防范被虐,特别是当他们没发现自己已被父母虐待著,另外儿童的声音也非常重要,尤其能向其他人述说发生在身上的暴力事。
她也指出,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手机及能上网,这也导致网络虐待逐渐成为新的趋势,通常这是情绪上的虐待,所以孩子在网络上也必须获得保护。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