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联合会发文告说,大马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早在2010年8月起,即与农业部的兽医局开发和测试RFID,反映出这计划在中国血燕风波未爆发前的一年,已有预谋。
“在2011年8月,农业部正式宣布启动RFID。据说该协议书要求把‘蓝色箱’和‘蓝色护照’透用在燕窝行业的整个供应链,即从燕屋一开始到最终消费者。”
文告中说,在宣布RFID时,当局声称使用RFID是自愿性质使用,但在去年8月13日的新闻报导中,农业部宣布RFID须从燕屋一开始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宣称此乃为“创新和大胆的一步,因从未有任何燕窝生产国家实行过”。
但文告中强调:“这不是巧合,而且和农业部正式宣布RFID的完全是一致,这是早有预谋的计划。”
但文告认为,这套方式行不通,第一个原因是,从大马燕屋开始到中国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燕窝包装(蓝色箱)将被打开无数次,这完全不能符合RFID应原有的真正的目的和“完整性”。
要求参与马中会议
“在燕窝供应链的流程中,没有人敢保证任何一片燕窝是属于他自己的,以及敢保证任何一片燕窝没有被篡改和混合。”
第二个理由是当燕窝抵达中国后,中国商人将拆开包装和消除RFID标签,因他们须改装用自己的包装和公司标签。
文告中指出,该联合会在上周五于精武馆发动的和平诉求,要求兽医局总监拿督阿兹反映意见给中国,但他们要求兽医局紧急跟进此事,因为业者已无法再等待。
文告中也要求参与受邀列席大马官方与中方针对燕窝进行的会议。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