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玛鲁丁说,根据安全手册,若到发生社会动荡的地方采访,记者应该带上头盔、穿上避弹衣等保护工具,但拉兹并没有完全遵照该安全手册。
媒体证足以辨识
然而,拉兹与另一名采访大集会的《当今大马》记者高俊麟一致认为,他们于当天的装束,即佩戴媒体证,已足以让警方辨别他们的记者身份。
他们也认为警方在集会当天对媒体作出的行动,已触犯《2012年和平集会法令》第24条文,即允许媒体有合理的管道进入集会场所进行采访工作,及使用任何仪器报导和平集会。
此听证会由人权委员会副主席拿督斯里许绿娣主持。
拉兹供证时指出,警方在当天6时许在独立广场进行简报,而他则坐在东姑阿都拉曼路旁观察进展。
“岂料在简报后,超过50名警员突然向聚集在东姑阿都拉曼路的与会者方向冲去,在不分青红皂白的情况下,有7至8名警员围殴我。”
他指出,这些警员都是身穿制服,其制服上只别有名牌,尽管当时在身旁的同行都已高喊:“媒体!媒体!”,但他们没理会。
服装遵循安全手册
针对迦玛鲁丁询及拉兹的服装是否让人难以辨别一事时,拉兹表示,他当天是身穿白衣黑裤,没有与与会者的服饰相同,并符合新闻从业员职工会所发出的《媒体工作者安全手册》。
当迦玛鲁丁提及传媒应穿上避弹衣时,拉兹反驳:“我认为我已遵照安全手册上的指示,我只是没有深入遵照,而且它只是个指南,并不是法律,所以我不需要完全依照。”
拉兹也在供证时多次强调,他当时坐在东姑阿都拉曼路旁已有2至3小时,警方应该知道他就是媒体工作者,而不是与会者。
另一方面,许绿娣也询问高俊麟在修读大众传播系时,讲师是否有教授如何在社会动荡的地方采访时,应注意的事项。
高俊麟回应,讲师并没有给予这方面的知识,但在这之前同事及主任都有传授在和平集会采访的应对方式。
“曾采访净选盟和平集会的同事都说,记者证在采访和平集会时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能够让警方辨别记者与集会者。”
射催泪弹前没口头警告
在428黄绿大集会被警方围殴的《太阳报》记者拉兹指出,与会者闯入独立广场后,警方在发射催泪弹前,没有给予任何口头警告。
他说,警方在这次发射催泪弹时仅响钟,并没有像在709净选盟2.0和平集会般,先给予口头警告再响铃,继而发射催泪弹。
“在我看到的角度,警方在第一轮发射催泪弹时,是与发射水炮的时间一致。”
他续说,在与会者未闯入禁区前,情况是受到控制,却在闯关后情况混乱。
他认为,警方在与会者闯入进去时发射催泪弹的做法是正确,但是在人群开始撤退时,警方却没有停止发射催泪弹,反而向他们穷追猛打。
拉兹是于今日在人权委员会428黄绿大集会听证会供证时,如是表示。
他表示,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探访他时对他说过:“对于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件事我会作出调查。”
“我不知道目前的调查进展到哪里,但是警方在428后,仅传召我一次,即到警局协助调查,辨认当天打我的警员。”
另一方面,他说,《马新社》和《星报》的网络版本指他是被15名与会者围殴,但较后他向相关媒体澄清是遭警方围殴。
“在通知后,这2家媒体无声无息地把新闻撤走,并没有针对报导错误,作出更正启事。”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