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只要有适当的栖息地,人猿都会选择在那里栖息,之后再继续迁移至其他森林的路程。
她指出,森林被园坵开辟之后,已经四零八落,有些人猿流落在园坵,有些则滞留在四周的森林,被逼要经过大片的园坵才能通向另一片森林。
在这段路程中,园坵内的小片森林则成为人猿重要的“踏脚石”,让它们可以暂时栖身几天,再继续行程。
她说:“我们真诚的希望园坵业者能保留各自园坵范围内的小片森林,以让迁移中的人猿有个落脚处。”
她表示,沙巴的野生物保育团体和组织多年来都在推动政府成立野生物走廊,以免人猿因滞留在零碎的森林里,面对食物来源不足及近亲交配问题,濒临灭绝。
“京那峇当岸森林里的人猿,仍面对灭绝威胁,若情况没改变,数目会继续下降。”
依莎贝早前向联邦种植及原产业部长丹斯里柏纳东博及大马棕油理事会主席丹斯里沙里尔等人汇报京那峇当岸人猿保育工作的最新状况时,如此表示。
她说,沙巴只有32%的人猿生活在受保护森林里,余者生活在商业森林、私人地或园坵里,州内人猿估计1万1000只。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