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居家服刑案件的峰回路转,相信不久即有一个明朗的答案。但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在争取纳吉被特赦的过程中,原本伊党是保持沉默的,而最积极的要数巫统。

令人诧异的是,伊党突然伸出援手,表明会派员参加1月6日的声援纳吉集会,以示支持。在此之前,巫统也号召党员在1月6日到法院诉求,希望有助纳吉的案件柳暗花明。可是在1月3日巫统意外宣布已取消集会,主要是因为遵从国家元首的声明。

尽管集会取消,但在1月6日的法院外,还是有巫统及伊党的人出席,但没有喧叫声。根据报导,出席聆听法庭案件的似乎是伊党人数多过巫统,参与的巫统领袖有巫统元老俱乐部秘书慕斯达化、巫统彭亨州宣传主任法兹、巫统梳邦区部主席阿玛拉、巫统亚罗士打区部主席阿末巴沙及雪州大港区部主席嘉玛。还有是坐在法庭内的巫青团长阿克玛。

巫统元老慕斯达化指出,他本身到法庭聆听纳吉上诉案审理,也出席声援纳吉,但不等于不遵守党的谕令,反之这是对纳吉的爱和支持的表现。

另一方面,伊党的头头出现在集会就比巫统的出席者要强得多。他们的重量级领袖是伊党总秘书达基尤丁,他以律师身份出席聆听法庭审理,其他伊党领袖尚有副主席依德里斯及阿末三苏里、吉打州务大臣山努西、伊党宣传主任阿末法德里、伊党青年团长阿南哈米米及亚娄国会议员沙希淡。足见伊党的声势大过巫统,这又意味著什么?

有报导说,估计有2000人参加集会,但警方的报告只有1200人参加。

与此同时,伊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批评巫统取消集会,是害怕行动党所致。

姑不论纳吉案件如何发展,至少我们已看到伊党正在调整步伐,与巫统恢复往来。

但为什么安华自上台以来,曾两度邀请伊党加入团结政府,而伊党却未允应?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国内政局已起了变化,目前伊党有43个国会议员,是最大的单一政党,也是从未有过的阵容。但若伊党以此情况加入团结政府,最多只能分到一个副揆和两个重要职位(如防长、内长或教长等),不可能反客为主,由伊党人任首相,这又不禁让人回想起伊党在1974年加入国阵后的遭遇。

这一年,掌权的敦拉萨将伊党、民政党、进步党和砂人联党纳入扩大的联合阵线(从联盟改成国阵)。这样一来,巫统再成为老大和一党独大,因为没有一个入阁的政党的席位多过巫统。

本来伊党认为加入国阵就可获重视,但除了首相提供两名中央内阁给伊党外,也牢牢控制亲巫统的吉兰丹州务大臣纳西。纳西仍是伊党的州务大臣,但伊党认为他过于亲巫统,要求换人不果,也就引发伊党通过党中央开除纳西,一时之间,吉兰丹陷入内乱,而由中央政府用紧急法令接管。

与此同时,接敦拉萨位的胡先翁则坚持不让步,通过解散丹州议会,重新选举。不料这一选竟成为伊党的噩梦。让伊党失去丹州的控制权,一直到1990年才因巫统的分裂而夺回丹州政权。

巫伊合作

正因为有此教训,在1999年大选过后,伊党议席虽有所增加(27席),并掌控吉兰丹和登嘉楼,也就引起马哈迪的兴趣,邀伊党与巫统合组联合政府。

但伊党在议席不够巫统多之下,自然不想重蹈覆辙,因此也数次拒绝与巫统再合作。

预想不到的是,在2018年大选,巫统不但失去中央政府执政权(被马哈迪领导的希盟取代),而且在2019年与伊党合作成立“全民共识”,希望借此让巫统再强大起来。可惜时不予巫统。在此之后,巫统走下坡。

相反的,伊党在1999年的大选大放异彩后,它就一路前进,直到2022年国会大选,伊党终于以43席独占鳌头,胜过巫统的26席、公正党的31席,但如果土团党6名支持首相安华的议员过档公正党,那公正党就会以拥有37席成为第三大党。

无论如何,做为国会第一大党的伊党,也不断地创造条件,试图分化巫统与希盟,以期通过马来人和穆斯林大团结来重演喜来登政变2.0,让国盟重返布城。这就是为什么伊党会支持纳吉的内在原因。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曝关税战踩煞车原因 特朗普:大家开始变得有点吵有点害怕

阅读全文
宽中学生在网上发文控诉,遭同班男同学利用照片合成技术,将自己甚至是已毕业女校友的照片制成不雅照,并且开设聊天群组传播照片牟利。

【网传学生散播合成不雅照牟利】宽中女生控诉逾200人群组意淫 向老师反映竟遭二次伤害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女子发现男友已婚有孩子 报警却被送进精神病院

阅读全文
档案照。(图取自法新社)

特朗普宣布对华征税增至125% 对逾75国设90天暂缓期

阅读全文

特朗普突刹车 唯对华加至125%【东方头条】 2025-4-10

阅读全文

合艾金店劫案 大马华叔落网

阅读全文

黄大志:新加坡邮政公司的惩罚机制

名家

新加坡邮政有限公司(SingPost)属一家有民营参与的政府企业,它被授权特权经营国内外邮件和包裹的接收与递送服务,并于...

阅读全文

孙和声:小国的经济崛起

名家

国家规模的大小对一国的对外关系有著深刻的影响,可说是显易见的。这里所说的规模不仅仅指国土的大小,更是指人口的多寡。据此而...

阅读全文

陈锦松:海水退潮时才知谁没穿裤子—特赦令闹翻天所为何事

名家

前首相纳吉是否应获得“居家服刑”争议不断,其涉及贪腐案早被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希盟能一举攻城略地,打倒当时身为巫统主...

阅读全文

郑庭河:宗教规范的专制

名家

一般宗教都会有某些规范,包括如戒律、规则、法令、禁忌、习俗等。诚然,这些规范一贯被论述为为了个人及集体的“好”。然而,若...

阅读全文

张孝仪:玩不腻的敏感课题

名家

新年伊始,我国便迎来几例涉及政治与宗教矛盾相关的课题,让人不禁为还没开始几天的未来感到忧虑。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因部...

阅读全文

黄春罐:2025年,马来西亚政局注定不平静

名家

随著2025年的来临,马来西亚告别了风波争议不断的2024年。而我国的各族人民,有不少人都会祈求新的一年可以带来新气象,...

阅读全文

黄金祥:庸才当道,美国与大马的共同困境(上)

名家

特朗普尚未正式上任,他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联盟就出现了裂痕。日前,即将与马斯克共同主导“政府效率部”(DOGE)...

阅读全文

郭朝河:用Brat化作升级力量

名家

去年学到最有意思的英文单字,当属Brat无疑。这是英国电音女歌手Charlie XCX推出专辑《Brat》后引发的热潮。...

阅读全文

陈奕强:过去一年大马人工智能6大看点

名家

2024年,马来西亚的人工智能(AI)发展迎来了多个重要里程碑,展现了国家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与挑战。以下是六大突出的AI新...

阅读全文

林德宜:预见2025年

名家

2025年对世界许多地区来说将是动荡的一年。但现有的格局会不变吗?变化越多,现有的格局就越保持不变?我们会看到世界变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