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财政权的集中化,变成中央政府控制各州,特别是反对党执政州的手段。这种情况下,穷州很难翻身,富裕州若不能执政中央,迟早会出现财政困境。

今年3月份的《当今雪州》(Selangor-kini)封面主题是布城应理解联邦体制(Putrajaya Perlu Faham Federalisme)。该刊强调,在2014年,雪兰莪州贡献了22.4%给大马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在2014年的1兆令吉生产总值中,雪州占了2270亿令吉;可是,中央给雪州的拨款却不成比例。

以2016年预算案为例,在约2600亿令吉的中央政府总支出中,拨给各州的总额仅占2.9%,占比少得可怜,而这个低占比是一贯的常态。因为,大马虽说是个联邦制国家,却是名有余而实不足。

从1963年大马成立到今天,中央在各级政府的总收入中的占比,一贯均在约80%,这个占比高得离谱,别说在其他联邦制国家,即便在中国这样的集权国,中央的财政收入,也仅占各级政府总收入的约50%,远低于大马的约80%。它突显了,大马其实比中国更集权!在大马受雇于中央的公务员,便占了约90%,远高于许多单一制国家。

需强化中央集权

为何大马在财政上如此高度集中?主因之一在于,英殖民政府在检讨二次大战时,何以当年的马来亚兵败如山倒(尽管兵力比日军多)时认定,政府组织太过松散是主因之一,故有必要强化中央集权。

从财政上看,各州发展差距太大也是主因之一;若把财政集中,可以更有效地以有余补不足,也就是用较富裕州的有余,补穷州的不足。说起来,早在1890年代,雪兰莪、霹雳、森美兰与彭亨4州共同组成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时,便已有这种思路(当时彭亨入不敷出)。此外,集权也有助于统一发展规划与法规,有利工商业发展。

在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联邦宪法便规定了主要收入全归中央,如个人与公司所得税、油气税进出口税、专业执照费、路税、护照费、销售税与服务税(现已统一为消费税GST)等,而各州的主要收入,则限于与土地有关的收入,如卖地、土地转换税、地税、矿产收入(如沙石)、森林产品等。而地方政府的收入,则主要来自门牌税。

大部分企业亏损

1974年出台的石油开发法,则把油气税划入中央政府,而州政府只享有一小部份,这虽大大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可却穷了油气产出州。大马能够在1970-80年代大搞公共企业,便与这油气收入有关。可惜绝大部份公共企业均是亏损累累,没把经济发展起来,反而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理论上说,以有余补不足,似乎也有一面之理;只是在大马,财政权的集中化,却变成了中央控制州,特别是反对党控制的州的手段,吉兰丹长年喊穷便是一个活例。在这种情况下,穷州便很难翻身,富裕州如雪州,若不能最终执政中央也迟早会出现财政困境;因为,土地是有限的,卖了就没了,土地转换也是有时而穷,迟早会递减,沙石也有挖尽的一天。

更甚的是,联邦宪法还规定,州没有举债权(东马2州则需中央政府的许可,才可举债);还有,州若要搞大型发展计划,也需要中央机构的认可,如财政理事会。其结果就是,较发达的州若资源丰富,尚可维持日常开支,惟要大搞发展就难了。穷州则只好靠向中央政府借钱以维持行政开支,发展当然也谈不上。

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为止,各州共欠了中央政府168亿令吉;其中,彭亨州便积欠了29亿,连雪州也欠了10亿,资源丰富如沙巴与砂拉越也个别欠了26与25亿令吉。这都显示出,州在财政上是很依赖中央的,若反对党执政的州最终无法取得中央政权,将难有发展。这就是大马的政治现实。

除了联邦宪法的因素外,大马的党国体制,也就是党政不分,甚至是党企不分,也强化了这个不合理的现象。中央是可能在财政上弄垮州政权的。这也是何以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大马应实行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的主因,而享有执政优势的国阵,当然也不会放弃这个利器,这就是大马联邦体制的实相。

实际上,大马若要激活经济,让各州享有更高的自主决策权与财政权,如中国对待它的各个省份,是必要的;因为,这样才可能让更清楚州情者能因地制宜发展,也激荡出政策与制度创新。过度集权虽也加强中央对州的控制,却会制约发展,用中国的老话便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如何收放有度是种艺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康熙》爆红男星骤逝 家人悲痛证实

阅读全文

20岁女子从公寓11楼坠楼身亡

阅读全文

王浩信演技被刘涛吊打 遭曾志伟吴镇宇批评

阅读全文

特朗普警告“不得碰美企” 富豪与跨国企业税收改革受阻

阅读全文

妈祖巡安 福泽海陆

阅读全文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阅读全文

美国避免印尼赤化

名家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被暗杀以后,约翰逊总统(Lyndon Bai...

阅读全文

民主女神的变色?

名家

缅甸“民主女神”昂山素姬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全民盟)正式自军人手上接过政权,昂山素姬的心腹廷觉成为缅甸50多年来首位文人...

阅读全文

马哈迪难撼纳吉地位

名家

前首相马哈迪的逼宫行动愈来愈激烈,但纳吉在巫统党内和国阵的地位依然稳固,敦马除了发起“拯救大马”运动,出席327人民代表...

阅读全文

杨善勇:学校电脑班的咄咄怪闻

名家

学校的电脑班既有的那些问题,确实超乎十方各界的想像。行外的我们,都能明白;行内的专家,久在其中,难道不懂这一匹布长的罄竹...

阅读全文

刘华才:SPM华文难考,问题在哪?

名家

最近回应了24华团的“SPM华文难考,问题在哪?”的课题,也正因为我不赞成4项诉求的其中一项“要求教育部解释为何SPM华...

阅读全文

权力令人腐化

名家

大马迎来高清电视串流服务后,我花了更多时间看电视。第四季的美国电视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就名列榜...

阅读全文

谢诗坚:人联党最后的斗争

名家

砂拉越的政治演变与马来半岛(西马)有些相似,而且可以一前一后串起一个可以衔接的历史,但它们的政治启蒙几乎发生在同一个时期...

阅读全文

华教展现丰沛的生命力─校园相思树的联想

名家

大热天,相思豆成熟,爆跌满地,红彤彤的,点缀著平凡的校园,煞是好看。拾相思豆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连路过的人,也会忍不住停下...

阅读全文

英国女网主救大马?

名家

纽约商业杂志《财富》(Fortune)把《砂拉越报告》(Sarawak Report)网主凯丽列为“全球50名最伟大的领...

阅读全文

让爱播撒人间

名家

3月6日,世界乒乓决赛假马来西亚如火如荼的举行,乒乓赛开锣的几天正是一万多位活力的中国完美人在吉隆坡召开大会之际,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