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马来西亚医疗保险保费如滚雪球般上涨,成了沉重负担。有人坚持续保,有人无奈断保,但当越来越多人退出,我们是否正步入人人自危的未来?曾经一份3000令吉的医疗保险,如今飙升至4000令吉,未来呢?是6000令吉,还是1万令吉?曾经多数人可负担的保障,是否正变成少数人的“奢侈品”?

保费飙升并非突发,而是长期累积的问题。2025年涨幅预计高达30%,主要源于索赔激增以及私立医院医疗费用的持续攀升。许多民众因此退保,转而依赖雇主保险或政府医院。然而,这不仅影响个人医疗保障,更可能冲击整个医疗体系。

为应对保费飙升,国家银行(BNM)于2024年12月推行临时措施,如将保费调整分摊三年,确保至少80%投保人涨幅低于10%。政府、保险公司和私立医院亦共同出资6000万令吉推动医疗改革。然而,这些举措恐难真正遏制涨势。

医疗成本上升,个人、保险公司、政府的负担同步加重,医疗体系亦随之变革。一旦骨牌倒下,连锁冲击将无可避免。

第一张骨牌:中产阶级的断保潮

过去,医疗保险是中产阶级在政府医疗和昂贵私立医疗间的平衡点。但当保费涨幅远超收入增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个人保单,转而依赖雇主提供的团体保险,但一旦离职,保障也将荡然无存;若雇主没有提供团体保险,便是全无保障了。健康投保人的流失迫使保险公司向剩馀投保人收取更高保费,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张骨牌:政府医疗体系的承压

当中产阶级断保潮涌现,其影响远超个人保障的缺失,更将冲击整个医疗体系。公立医院本已面临人手不足、资源紧张与长时间排队的窘境,保费上涨导致就医需求骤增,局势恐将进一步恶化。若政府医疗预算跟不上激增的需求,等待时间延长、医疗质量下降势在必行,受影响的不仅是中产阶级,连原本极度依赖私立医疗的低收入群体也将陷入困境。

第三张骨牌:保险行业的风险与调整

医疗保险依赖风险分摊,但保费上涨导致健康投保人断保,迫使保险公司提高门槛、严格审核,甚至缩小承保范围。未来,保险产品或将更加细分,提高自付额,转嫁更多成本,医疗保险恐逐渐沦为“奢侈品”,难再成为可负担的保障。若监管不到位,保险公司或许会继续提高门槛,风险最终转嫁给最需要保障的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第四张骨牌:医疗费用的失控

保费上涨部分源于私立医院医疗费用的飙升。对投保病患而言,某些医院常安排各类检查,虽初衷在于保障健康,却也大幅推高了医疗费用,从而增加了索赔压力。尽管国家银行已推出缓解措施,但若医疗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涨幅仍难遏。收费不透明、技术迅速更新以及药价居高不下等因素不断推高开支,若无结构性改革,保费终将陷入恶性循环。

第五张骨牌:保费,都去哪儿了?

近几年,保险公司的盈利持续上升,从业人员甚至不吝展示奢华生活,似乎并未受到过多索赔压力的困扰。这引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医疗保险本应依靠风险分摊的机制下,越来越高的保费到底流向了哪里?这些看似为保障而筹集的资金,究竟是否真正用于投保人权益的保障,还是部分被转移到了其他领域?如果“分摊”机制未能实现公平与透明,那么保险公司不断增加的额外利润是否正无声无息地转嫁成投保人日益沉重的负担?这一切都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风险分摊的真正意义,确保每一分保费都能切实回馈到投保人的保障上。

如何阻止骨牌继续倒下?

当中产阶级被迫断保,医疗保险是否已背离其初衷?健康投保人断保,风险分摊如何维系?保费飙升,保险已成“奢侈品”而非“保障”?

公立医院虽是最后依靠,但人手不足、设备有限、候诊时间过长,资源紧张恐进一步恶化,政府预算真能跟上需求?保险公司若提高承保门槛,年长者与病患又该何去何从?

私立医疗费用飙升,根源何在?药价、医院运营成本,还是定价机制?在透明度缺乏的市场,我们是否只能被动接受?国家银行的缓冲措施,是改革前奏,还是延缓痛苦?

当骨牌一张张倒下,医疗保险究竟是全民保障,还是少数人的特权?谁应为这一切负责,又有谁能真正改变?当最后一张骨牌倒下,谁会成为那个被遗忘的人?是你、是我,还是整个社会?

或许,在这一系列骨牌不断倒下之时,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让医疗保障惠及每一个人的出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康熙》爆红男星骤逝 家人悲痛证实

阅读全文

20岁女子从公寓11楼坠楼身亡

阅读全文

王浩信演技被刘涛吊打 遭曾志伟吴镇宇批评

阅读全文

特朗普警告“不得碰美企” 富豪与跨国企业税收改革受阻

阅读全文

妈祖巡安 福泽海陆

阅读全文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阅读全文

程盟凯:族群共融从一顿饭开始,但不必矫枉过正

八方论见

开斋节将至,一段民主行动党蒲种区国会议员杨美盈教孩子用手吃饭的影片,在社交媒体上掀起风波。有人赞许,也有人冷嘲热讽,甚至...

阅读全文

谢东成:你们好“独”

八方论见

西藏藏传佛教素有转世灵童之说,而转世灵童是转世修行者在正式成为活佛之前的称谓。转世灵童由传统方法认定,一开始转世灵童有一...

阅读全文

张大鹏:中国普通人的AI红利

八方论见

“快被人工智能气坏了!”中国网友“雪羊”近日尝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为其婚宴宾客排座位顺序,结果令人啼笑皆...

阅读全文

张优杰:​F-47终结空中霸权竞争

八方论见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3月21日宣布,波音公司被选中制造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NGAD)——F-47。这款战机被视为全球空中霸...

阅读全文

谢委谒:行动党党选看一代“嚣雄”终结

八方论见

行动党刚落幕的全国大会与中央改选,不仅是一场党内权力重组,更像征著一个时代的终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选战中,旧派势力几乎被...

阅读全文

程盟凯:掌掴事件中政治讯号:种族和谐不该靠沉默维持

八方论见

一名华裔男子在斋戒月期间进食时遭掌掴,原本是一宗再明显不过的伤人案件,却因为总检察署介入、推事裁定DNAA(Discha...

阅读全文

林春发:喜见蜂儿采蜜忙──记308艺文界友好交流会

八方论见

3月8日是好日子,元生基金会和大阳光圆梦基金会在隆雪华堂二楼邝松厅举办艺文界友好交流会,出席者很踊跃。这天也是三八国际妇...

阅读全文

张溢豪:权力铁幕下血色拷问——从赵明福到财政部官员之死看大马体制黑洞

八方论见

当布城财政部大楼内一名45岁关税事务官员离奇之死,在警方援引猝死案调查的诡异场景重现公众视野时,这个国家仿佛陷入一场集体...

阅读全文

谢委谒:选错政府惨过败家

八方论见

2025年初始至今,吉隆坡股票交易所的电子屏上,综合指数如同断线的风筝般坠落,数字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无声控诉,这个国家的经...

阅读全文

柯福特:民政都在,不忘初心

八方论见

1968年,在一片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氛围中,马来西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当时,以赛胡先阿拉塔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