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福案发生时,行动党仍是联邦层级的反对党,其核心使命是推翻国阵政府。而赵明福作为雪兰莪州议员助理,在反贪会办公楼离奇坠亡,恰好为行动党提供了批判体制的完美素材。火箭迅速将事件建构为“国家机器迫害反对势力”的象征,通过突出赵明福的华裔身份,反贪会程序瑕疵,以及死者与执政党的直接对立关系,成功激发华社对系统性压迫的集体愤怒。

街头示威、周年纪念、司法复核等策略形成组合拳,既巩固了行动党“社运先锋”的形象,也为其积累了推翻国阵的政治资本。当时的行动党无需为体制背书,其生存逻辑建立在对抗与揭露之上,赵明福案自然成为其道德动员的旗帜。

然而,如今行动党在面对财政部官员林裕威案时,其身份已转变为执政联盟的关键成员。林裕威作为财政部公务员,在办公场所猝死且警方快速排除他杀,本可引发对职场安全或官僚体系透明度的质疑,但行动党选择集体沉默,这种反差本质上是权力逻辑对道德立场的碾压。

作为执政党,行动党必须维护国家机构的权威性,质疑警方调查结论等于否定自身参与的政府公信力,陷入自我合法性危机。更关键的是,团结政府的存续依赖巫统等传统政敌的支持,若行动党重演赵明福案的抗争模式,可能被盟友视为破坏合作默契,触发执政联盟崩解的风险。这种从“破局者”到“护局者”的角色倒置,迫使行动党将联盟稳定置于个案正义之上。

两案的可炒作性差异也左右了行动党的策略选择。赵明福案具备政治叙事的天然优势,即是反对党成员,案件涉及反贪调查,程序漏洞确凿,能轻易让公众联想到司法不公的画面。反观林裕威案,死者属于技术官僚,且公众注意力已被当下物价上涨,改革停滞等更为贴身的课题所分散。尽管警方的调查结果饱受舆论的质疑,然而当政治回报率不足时,行动党作为理性行动者必然降低介入力度。

更深层的变化在于社会环境的转移,2009年的我国仍深陷族群政治的氛围,行动党借赵明福的华裔身份强化“族群受害者”叙事以巩固华裔选票的基本盘。但现在的火箭正试图突破华裔票仓,争取马来中间选民的支持,此时若炒作另一华裔公务员之死反而可能被对手贴上“煽动族群情绪”的标签。这种从“族群代言人”向“全民政党”的转型需求,进一步压缩了行动党的道德表演空间。

行动党的沉默也暴露多党联盟制度的脆弱性。在团结政府中,内政部长由公正党成员担任,警方调查的独立性直接关系到盟友的政治声誉。若行动党公开质疑林儒文案结论,不仅会恶化与公正党的关系,还可能被国阵巫统等借机攻击,引发执政联盟内部的多米诺效应。这种权力制衡下的“自我审查”,凸显行动党在获得执政地位后,不得不将大量政治资本消耗在维持联盟团结上,其原本鲜明的抗争性因此被体制驯化。某种程度上,这种妥协正是我国政治从街头对抗走向协商民主的必经之痛,却也暴露出新兴执政党在道德理想与权力现实间的撕裂。

行动党执政以后的态度一再反转,本质上揭示了政治生存的残酷法则。在野时,让人听得热血沸腾的正义演讲是争夺权力的武器;执政后,权力维系却成为首要命题。这种实用主义的政治转向虽招致“背叛理想”的批评,却反映出我国政治正从激情抗争迈向现实治理。对行动党而言,如何在执政联盟中平衡道德光环与权力理性,将在接下来日子里一再考验其政治智慧。毕竟,权力殿堂里的生存游戏,远比街头抗争复杂得多。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美政治评论员嘲讽习近平访东南亚 “大马人没钱买中国货”

阅读全文
死者家属在民宿泳池发现他时已不省人事。

民宿泳池发生悲剧 2岁男童失踪半小时后溺亡

阅读全文

TRX再添新地标 重量级租户将进驻全新大楼!

阅读全文
蔡学捷(左起)在其当事人冯建伟(译音)无罪释放后,在高庭外让媒体拍合照,一旁为苏信褡与颜子晴。

控方无呈堂门禁卡致举证不成立 高庭判华男无罪释放

阅读全文

柬埔寨公主用中文欢迎习近平

阅读全文

黄仁勋访华 要为中国研发新晶片 【东方头条】2025-4-18

阅读全文

张溢豪:错位的城市治理逻辑

八方论见

近期,政府提出在吉隆坡、乔治市和新山征收塞车费的建议,试图以经济杠杆调节交通流量。然而,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却暴露了城市治...

阅读全文

章景皓:从半导体大国到半导体强国

八方论见

近期,我国政坛引发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是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为首的政府与英国晶片设计巨头安谋公司(Arm)的深入战略合作。...

阅读全文

林南冬:我们总在唐人街疾呼“多元文化”

八方论见

“在这张最著名的竣工合照上,为什么没有一个华人的身影?是我们不配吗?”这句台词出现在2025年农历新年档电影《唐探190...

阅读全文

崔慈恩——国会服务法:国盟弃权暴露政治投机

八方论见

国会服务法令修宪案在2025年3月4日于国会通过,以148票赞成、57票弃权的压倒性的通过,象征著我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

阅读全文

张优杰:特朗普是欧洲及全球所需的常识型反战领导人

八方论见

白宫椭圆办公室内,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及万斯之间的争执与激烈争论,揭示了当前现状及传统战争应对方式的真正问题与障碍。这场已经...

阅读全文

王会学:昌明政府迈向法治与言论自由的坚实步伐

八方论见

2025年2月26日,《媒体理事会法案》在国会下议院成功通过三读,这一历史性进展无疑为马来西亚的言论自由和媒体监管带来了...

阅读全文

华教心:华研的创举

八方论见

一直期待马来西亚华社会出版一本华文词典,有马来西亚色彩的华文词典。联营出版的《最新汉语大词典》(第五版)勉强可以说是30...

阅读全文

赖芊翠:6.3%的惊喜伏笔

八方论见

2024年公积金局宣布的6.3%派息率,给不少会员带来了惊喜。无论是传统储蓄户口或伊斯兰储蓄户口,均享有相同的派息率,打...

阅读全文

谭政宗、曾志涛:先买后付——精明消费还是债务陷阱?

八方论见

“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现象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个由金融科技驱动的支付方案已...

阅读全文

张溢豪:招牌背后的民主缺口:从茨厂街看大马地方自治困境

八方论见

吉隆坡茨厂街牌楼的中文招牌保卫战虽以虚惊一场收场,却意外掀开马来西亚地方治理的深层伤疤——这个东南亚国家已持续59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