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名在托儿所工作,年仅21岁的女孩珂比踏入职场至今3年,但她已经前后“微退休”30次。
相信老一辈人听到“微退休”三个字会觉得蒙查查,毕竟在他们的认知中,踏入职场后就要持续地工作3、40年、努力储蓄,然后退休享受晚年生活。但是对Z世代而言,这样的模式不符合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微退休”意指人们不必等到6、70岁才开始探索生活或发展自己的兴趣,而是在职业生涯中就间歇性休息、成长与探索,比如每工作3年就按下暂停键,用1年的时间充电。
这种想法与工作、生活面对的困境、社会的变革等因素息息相关,《财星》(Fortune)分析,自2020年疫情爆发后,员工的幸福感开始下滑,几年过去了,但无力感依然存在,另外在职场评论平台Glassdoor2024年的评论区里,“倦怠”一词被提及的次数更创下新高。
在这个变动时期进入职场的Z世代,一般上还是办公室内薪资最低的群体,更被医疗保险集团信诺(Cigna)定义为“压力最大的世代”。这使Z世代更加注重心理健康、个人成就及有意义的体验,而不只专注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和晋升,反之想趁年轻,且在身体状况仍允许时探索世界、发展兴趣。
网络科技的变革也衍生了新型工作模式,其中是远距和混合办公,同时促使伸缩性工作日趋普遍,员工可通过兼职、接专案、自由业等方式赚取收入维持生活,所以Z世代并不担心离职后没有后路。
虽然“微退休”尚未在我国形成风潮,但许多研究报告显示,国内Z世代对工作的态度已和上一代人不同,其中大马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发布的2023年Z世代和千禧一代调查报告显示,这两个群体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强度和需求导致他们感到职业倦怠,也正努力实现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公司任仕达(Randstat)2024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将近一半的Z世代(49%)和千禧一代(47%)反对不灵活的工作安排,每5人当中就有2人因为被雇主要求频繁回去公司上班而选择辞职。
由此可见,雇主已经无法要求Z世代改变自己来迎合公司的需求,反之需要调整策略来吸引Z世代加入公司,比如允许员工连续休假1个月,以让他们充电后再回去公司打拼。
更何况,Z世代并不觉得辞职是严重的事,如果他们认为工作无法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会毅然地换工作。所以,若雇主依然以高姿态来对待新生代员工,那恐怕无法为公司聘请到生力军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